百姓的故事在他们匆匆的步履里
村庄的故事在乡间无言的嬗变中
故事很多,每一个都饱含着对未来坚定的回答,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少,每一位的衣衫都浸透了这夏日的汗水。请让我随意挑些,为他们画上一幅扶贫路上的专属画像。
画像一:不撒奸儿的干部
七月的晌午,室外温度直逼40℃,出门走一圈就已经是挥汗如雨了,农人们都是赶早在田里干活,中午收工。西岔河村上的干部可没这么“好命”,哪管高温,全都戴上草帽,挽起裤腿,赤脚行走在鱼凼里“摸鱼”。
可别以为这“摸鱼”大战有多好玩,这是一场与时间较量的救鱼行动。卷棚村的主任黄林权是村里自学成才的养鱼“土专家”,在稻田综合种养基地例行查看时,发现几只鱼儿生了病,直觉告诉他,这是寄生虫作祟,难以根治,虽然只是极少数感染,但若不清理,恐怕会蔓延开来。在请教过湖北的专业养鱼专家后,黄主任的推断得到了确认,村两委立即组织了几个劳力,找来抽水泵,将鱼凼里的水抽至半腿深,用渔网、竹篮等网鱼,渔具不够了,就赤手摸,捞起来的每一条鱼都要细细诊断,把生病的鱼挑拣出来统一处理,把疑似生病的鱼分开观察喂养,将健康的鱼放回稻田。时间十分紧迫,光卷棚村就有60个鱼凼近6万尾鱼,为此,村干部们带头昼夜奋战,仅用3天就为每条鱼完成了一次健康“体检”。
与此同时,马家村、早阳村的干部们也头顶着烈日,挑着夜灯在田间忙碌,马家村支书李兴贵一边淌着汗,一边欣慰的说:“还好发现及时,把坏鱼都挑了,大多数鱼都好着”。这些不撒奸儿的干部,用机敏、勤恳完美演绎了这场救鱼行动。
画像二: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8月29日上午,平河村主任鄢开喜朋友圈里一条销售豇豆的“求救”信息吸引了众多镇村干部、爱心人士的关注。全镇500亩豇豆成熟了,可丰收的喜悦里夹杂着一丝忧虑,与企业签订的是干豇豆收购订单,但现在适逢烤烟成熟期,可用来烘烤豇豆的烤炉有限,不能及时烘干的豇豆必须要及时出售,村集体一方面要最大限度争取烘烤,一方面要尽快为鲜豇豆找到销售平台。
这几天,朋友圈里、微信群里大量转发销售信息,很快,镇上多家超市、餐馆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纷纷购买镇内自产的豇豆。可鄢开喜知道卖鲜豇豆只是“缓兵之计”,只有烘干了才能长时间保存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时金竹村支部书记詹先斌给他送来了好消息,村合作社烘烤黄花的烤炉最近闲置,可以借给他们烘烤豇豆,鄢开喜喜出望外,连夜将头茬采摘的1300斤豇豆杀青后运输至金竹村,送入烤炉烘烤。30日,他又发了条朋友圈“在金竹村詹书记的大力支持下第一茬豇豆顺利进入烘烤”,感谢与喜悦溢于言表。
在忙碌的通话中,镇领导积极争取大超市大酒店销售,协调烤炉烘烤;在望月村,第一书记马飞在朋友圈里频繁叫卖;在金盆村,村会计潘登桂在大小群里卖力吆喝......这一切都只为了尽快给豇豆找到“婆家”,为了把集体和群众的事情办好。
画像三:他做事“倔”
说起双河镇党委书记胡广涛,干部的评价多是急性子、要求严、做事倔等一系列让人生畏的词语,但他正是靠着这股做事的倔劲儿,名副其实担起了镇村干部的主心骨,当好了镇域发展的领头羊。这不,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顶着烈日走村入户,为下半年工作找思路找方向。
最初说起要开始为期一个周的当年脱贫户走访时,镇上干部都劝他说:“一手资料我们能提供,这么热的天,没必要自己跑”。可他却犯“恼”了:“那怎么行,只有我自己去了,实实在在知道今年的脱贫户目前都是什么样子的,才能更好把下半年的工作往上推。”就这样,每天吃完早点就出发,在4个当年脱贫村抽取大量当年脱贫户入户走访,每到一户都细致询问,生怕遗漏了什么细节,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所有走访户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存在困难等问题,一村走访完就将问题反馈给村干部,督促解决。整个走访结束,他的笔记本上又多写了几页,是对下半年工作的思考与安排。
这只是一个最微小平凡的故事,不足以展示他为了双河发展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但这个质朴的故事刚好记载了他带着倔劲儿的扶贫志气。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双河镇的扶贫干部们在一线战场用担当肩起职责,用实干书写华章,百姓在变,村庄在变,唯有他们不变,他们的故事还在续写......
- 上一篇:神河镇百余户贫困户圆了“新居梦”[ 08-13 ]
- 下一篇:构元战区:纵深推进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 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