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2 19:1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8年第75期(总第三百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8月2日

 

导 读:

[学习借鉴]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工作方法

【编者按】汉阴县被确定为全省扶贫互助资金管理试点县以来,探索出扶贫互助资金管理新路子,形成了扶贫互助资金管理的“5432”工作法(即:完成5项顶层设计、始终坚持4个不变、着力解决3个问题、全力聚焦2个目标),为全县4000余万扶贫互助资金装上了漏保器、安全带、保险阀。现将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管理的工作方法快报转发,供借鉴学习。

 

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工作方法

“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是贫困村脱贫退出的7个硬性指标之一。汉阴县自2009年启动、2017年加快实施扶贫互助资金项目以来,共成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86个,其中贫困村77个、非贫困村9个。截至目前,协会入会农户6037户、入会贫困户4088户,互助资金总量达到4431.9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105.5万元、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120万元、农户缴纳基准互助金206.4万元)。累计发放借款2957.5万元,累计扶持农户3437户,其中贫困户1335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小型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扶贫互助资金借款手续简便、服务快捷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被群众亲切的比喻为“老百姓身边的乡村小银行”。

一是完成“5”项顶层设计

1.成立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决定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人,在全县编制异常紧张、当前又面临机构改革的严峻形势下,县编委会想方设法为县扶贫局增设了“扶贫互助资金管理股”,增加3名事业编制,专门承担扶贫互助资金监管和规范运行职责,解决了“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的问题。

2.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管理办法》《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财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管理运行方式,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形成了各司其职、有分有合、通力协作的良好局面。

3.出台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在不改变原有操作时限的基础上,按照“会员申请——村级审批——申请资金——县级审核——拨付资金——村级放款”的运行模式,制定出台了《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发放借款、回收借款工作流程》,进一步确保资金安全、方便服务群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县扶贫开发局下设扶贫互助资金管理股,主要负责全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经验总结、对外宣传等工作;成立由87个村级协会为会员单位的汉阴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开设对公专户,负责所有村级协会扶贫互助资金的集中管理、调度调剂,压实镇财政审计所对辖区内的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进行一线监管的责任,将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规范管理及使用绩效纳入年度审计内容,各村级协会负责各自协会的借款审批、发放、回收。

5.打造一个安全的资金池子。自6月21日清晨开始,至6月24日结束,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共归集全县87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剩余资金22474544.70元至县级专户统一监管,为全县扶贫互助资金打造了一个安全的资金池子。

二是始终坚持“4”个不变

1.扶贫、互助、发展的宗旨不变。在试点工程中,始终坚持积极探索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新机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济和扶持发展能力的宗旨不变,这样就能始终保持试点不偏离扶贫的方向和初心。

2.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不变。民有、民用、民享、民管、周转使用,滚动发展,扶贫互助资金中财政扶贫资金和捐赠资金及其增值部分等归原所在行政村的全体村民所有,分明细记账,不因试点改变扶贫互助资金组织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受到了协会管理人员和群众的支持。

3.不出村、不吸储、不分红的基本原则不变。始终坚持互助资金组织不跨行政村设立,为非盈利性的组织;农户加入互助组织自愿,退出组织自由;加入互助资金协会需缴纳基准互助金;加入互助资金组织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人加入;互助资金在互助组织内封闭运行,有借有还、周转使用、滚动发展、不能私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坚持贫困户优先扶持原则;互助组织不能吸储和从事其他未经许可的金融或经营活动。

4.村级协会的审批权、放款权、回收权不变。充分尊重村级协会的主体地位和一定的自主权,县级协会只对各村级协会的银行存款进行集中管理,村级协会的审批权、放款权、回收权不变,这样就调动了村级协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了村级协会的正当权益,预防试点工作“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三是着力解决“3”个问题

1.着力解决资金“趴窝”的问题。县级协会随时掌握各村级协会的放款余额和银行存款余额,及时的提醒和指导各村级协会加快借款发放和到期借款回收,从而有效避免资金的“趴窝”。

2.着力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对一些贫困人口较少,组织宣传发动群众不到位,资金长期“闲置”发挥不了效益的扶贫互助协会,县级协会发挥资金调度调剂职能,帮助协会将“闲置”互助资金投入到县内其他贫困村,支持产业发展,使用资金的村级协会负责借款的发放和回收,所产生的收益,一半归资金所有权村级协会,一半归使用互助资金村协会。

3.着力解决资金“滥用”的问题。各村级协会的银行存款由县级协会集中管理,且各村级协会发放每一笔借款,村级协会审批后,要申请县级协会拨款,县级协会通过业务台账对借款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复核,增加了一道防火墙,避免了资金“垒大户”“旧账未还,再添新债”“逾期不还”“少数户长期占用”等滥用的问题。

四是全力聚焦“2”个目标

1.聚焦产业发展目标。在扶贫互助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商贸流通等项目的基础上,汉阴县积极探索建立扶贫互助资金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贫困户与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中共同发展,促进贫困村各种生产要素整合,提高贫困村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能力。如漩涡镇群英村,十户贫困户将借款投入到该村群英仙豪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用于扩建茶叶加工厂和购置加工设备,随着合作社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既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挣工资,年底又能领到合作社的保底分红资金,多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2.聚焦协会壮大目标。不断强化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使用效益,在盘活现有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苏陕扶贫协作、陕煤集团捐赠等社会各界资金投入,不断壮大扶贫互助资金总量,推动协会不断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