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67期(总第二百九十二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7月12日
导 读:
※梁涛在大庙作战单元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 中国核建集团来我县开展联县结对扶贫工作
※“赶着好政策,努力脱贫,让母亲多过几年好日子”
梁涛在大庙作战单元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7月11日,县委书记梁涛在关口战区深度贫困村大庙作战单元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一定要把驻村工作牢牢抓在手中、落到实处,一一攻克难点难题,坚定不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下功夫。
梁涛先后到大庙作战单元七组、二组、三组以及村卫生室、爱心超市和拐枣、魔芋基地,看望驻村工作队员,走访贫困户龚济朝、胡昌举,调研两房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梁涛在检查时说,大庙村是深度贫困村,在当地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村的产业基础、两房建设落得实、有成效,让人看后比较放心,但由于是深度贫困地区,一定要清醒认识差距和不足,继续加大力度扎实工作,交上更加优异的答卷。
梁涛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村派人要精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选准驻村第一书记和干部,驻村工作队是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自觉把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支持、做好坚强后盾,推动干部驻村工作扎实有力开展,驻村工作队要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断提升政策、村情、户情熟知程度,增强汇报表达能力,有效发挥作用,真正与群众一起奋斗,实现早日奔小康。“577”贫困退出标准一定要保证质量。要一一攻克难点难题,坚持发展产业和精准脱贫紧密结合,不断强化村级集体经济,抓好两房建设整改,打好脱贫攻坚“夏季战役”,坚定不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下功夫。(马玮)
中国核建集团来我县开展联县结对扶贫工作
7月10日,中国核建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祖斌一行来我县开展联县结对扶贫工作。市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许启福、县长陈红星、副县长张松文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我县汇报了全县脱贫攻坚及中国核建集团联县扶贫工作情况,中核建集团与铜钱关镇签订精准扶贫帮扶协议书,分别向铜钱关镇、城关镇捐赠100万元扶贫资金。
祖斌对我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及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中国核建集团将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履行好央企帮扶任务,继续发挥好企业优势,在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建立适合旬阳的产业扶贫模式,为旬阳县脱贫攻坚工作贡献更多力量,助力旬阳如期脱贫。
陈红星在讲话说,中国核建集团与我县结对帮扶以来,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在产业发展、教育扶贫、就业帮扶、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旬阳县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集团下派的第一书记和挂职干部主动融入旬阳,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给全县干部树立了榜样,为旬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将倍加珍惜贵集团联县机遇,加速扶贫步伐,早日脱贫摘帽。希望中国核建集团继续发挥央企优势,继续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祖斌一行还到城关镇李家台村实地调研。
“赶着好政策,努力脱贫,让母亲多过几年好日子”
7月3日,旬阳县麻坪镇老庄沟村村级公路中厂段,一位环卫工人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太太,把老太太的轮椅固定在公路旁后便转身去继续清理沟渠。
这位环卫工人名叫王召富,老太太是她的母亲,王召富每天出门都会带着瘫痪的母亲。一年前,老太太因病瘫痪,为了照顾方便,王召富便带着母亲出去干活,清理路面,上街扫地。在工作了一个多小时后王召富回到母亲身边,给母亲喂水解渴,然后拿上铁锨锄头转身离去继续工作。
麻坪镇老庄沟村是市中心血站帮扶的贫困村,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仅一条3.5米宽的通村便道沿山而过。联村帮扶以来,这条路我们早已跑得熟悉,只要一下雨,路上必有落石。镇村领导干部早已知晓此种情况,特意安排设置公益岗位数名,一是为贫困户提供增收渠道,二也是为这仅有的道路畅通做好应急保障,而王召富就是其中一名。
王召富是老庄沟村16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45岁,是麻坪镇老庄沟村四组村民。王召富说,之前母亲没生病的时候,自己还能出去打工挣钱,就算在村子里帮忙干点零碎也能维持家用。可自从母亲去年正月病倒瘫痪之后,快两年了我哪也没去过,就在家里围着母亲……“快两年了,现在她的状态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有时连话都说不完全了。但我每次帮她喂饭喂水,告诉她谁来了,她还能勉强听懂。这一点,也是我感到最幸福的,毕竟不管多穷,有妈在家就在。”王召富看着轮椅上的母亲眼眶有些泛红。
王召富说,除了他自己,她还有两个姐姐,大姐远嫁很少能回来,二姐还好就在镇上住着,知道他一个人照顾母亲不易,经常买了米面粮油送上来。 再加上村上给安排的护林员公益岗,每月还有一些固定收入;母亲83岁了,每年还有高龄补助,现在他自己在门前屋后种了些土豆玉米,还有些季节性蔬菜,起码是不愁吃喝了。
王召富说,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去年在政策补贴和村上的帮助下,他从原来的山上搬了下来,并盖了三间砖房,现在公路就通到门口,也方便。每天清晨5点多,王召富就起床了,然后忙活一家人的早饭,帮母亲上厕所,喂饭喂水。6点多,他就推着母亲出门了,先是巡视门前这条路的路基路面,之后,他就赶往中厂下面继续清理打扫。中午,在小商店里买桶泡面将就,先喂完母亲,自己再扒拉几口。“这些年来,不管是去扫马路、上坡下地,我都把母亲推着,不让她离开我的身边。一是怕她受饥受饿,受委屈;二是怕她睡过去,再也醒不来。”王召富说。
时间长了,母亲也渐渐懂得了儿子的辛苦。如今每次出门,母亲都能很好的配合他,不吵不闹,一口一口慢慢吃饱,然后静静坐在轮椅上,跟随儿子一路前行。每次出去,王召富都会提前看好天气,带好雨伞,棉被,让母亲随时随地都能有个舒服的睡眠。
王召富说,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并不希望人们用同情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只要他在,就会照顾好母亲。眼下,王召富更担心自己今年的脱贫问题:“媳妇儿没有,我倒不怕,就想着今年赶紧努力脱贫,赶着好政策,利用几亩坡地发展一点产业,也好让母亲再吃好一点,再多活几年。”(胡崇爱)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九十一期)[ 07-12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九十四期)[ 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