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猪池上养,果菜地上鲜,葡萄空中挂,鸡兔笼里颠。做饭不用煤,农民乐翻天”。这是双河镇谢家村群众对该村建沼气池和改厕、改厨、改圈“一池三改”121模式建设生态家园的生动描述。
谢家村属于双河镇重点贫困村,为实现“户脱贫、村变样”的目标,该村实施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工程,凡是实施一池三改的贫困户免费扶持繁育猪仔1头,再繁育20个猪仔带动贫困户增收10000元效益。双河镇现有16870农村人口,劳动力过剩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双河镇谢家村根据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的方针政策,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之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兴“生态农业富民工程”,即以户为单位,指导农民在现有庭院内将高效养殖和绿色种植融为一体,以达到使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由帮扶单位县农林科技局专业技术人员走村串户指导示范。凡是建沼气池的农户,每户补助2吨水泥,一套款式新颖、实用的灶具,并配套补贴资金260元。此举有效的促使全村当年脱贫的33户农户建起了沼气池,这些农户庭院内都将洗浴、厕所连通沼气池,建起了太阳能畜禽圈舍,搞养殖,形成利用沼气生火做饭,沼液沼渣、养殖种植的立体生态种养新格局。此种生产方式使贫困农民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实现了“洗澡不出门,厕所无异味。”
这种在现实庭院中,发展立体生态种养格局的时尚,通过典型示范,该村广大农户逐步认识到这种新型生产、生活方式的好处,纷纷效仿,引发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 上一篇:白柳战区:白桑园村贫困户家来了“服务员”[ 06-25 ]
- 下一篇:县住建局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