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企业“牵手”农户,订单助力脱贫

作者:高密 发布时间:2018-06-13 09:31 来源:双河镇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签了协议,心里踏实,干着也有劲儿”,在订单农业签约仪式上,眼看着企业与村合作社签下了豇豆订单种植协议的宁元青说,宁元青是双河镇平河村的贫困户,今年也种了一亩豇豆。

像宁元青这样种植豇豆的贫困户在双河镇有一百多户,户均栽植1亩,4个当年脱贫村村集体流转土地栽植300多亩,全镇共种植500亩。根据前期调研及农业专家介绍,豇豆在盛产期亩产可达3000斤,保守估计十斤晒干成一斤,每斤保底价回收价10元,短短三个月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贫困户种植的豇豆可自行出售给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卖现收货款,实现增收,村集体经营种植的豇豆,优先聘用贫困户管护务工,一个人上工一天至少能赚工钱80元,待豇豆成熟出售给合作社实现收益后,全村贫困户均能实现分红。这些内容在豇豆种植协议上都有明确说明,除此之外,协议上还规定企业负责种植、生产、加工等技术培训,按产量给予籽种补贴,合作社负责组织收购并指导农户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就这样,一张订单为贫困户“订”出了短平快增收新路子。

六月仲夏,太阳火辣辣的,群众的干劲儿却丝毫未减,这几天,在望月、平河、竹园、谢家等村,走进乡间田野,我们能看见农人们头戴草帽,拿着锄,边挖窝子边撒种,抢时令赶紧把豇豆种到地里。当问起对这个新产业的看法时,正在地里种豇豆的刘发金说:“真是个大好事儿,不愁卖,我们心里么负担,就只管种好,长得多就能挣得多”。

除了豇豆,自2016年起种植的黄花菜,同样采取了“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全镇一共一千亩,都已进入盛产期,亩产200—300斤,每亩收入大概5000元,所有种植黄花菜的村都建了烘烤炉,当天采摘当天烘烤,初加工后的黄花直接出售给合作社,合作社将各村散户、村集体种植的黄花菜回收后批量销售给定点合作企业,成功带动了一批贫困户逐渐鼓起腰包。近期,金竹、鲤鱼、三岔等村的黄花菜陆续成熟,只等采摘烘干出售给企业,订单包销让“小黄花”真正成了“致富花”。

如今,订单农业俨然成为双河群众心里的“香饽饽”,有机米、稻田鱼、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都在积极寻找订单,让订单助力脱贫。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