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高教育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将教育扶贫推向深入,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按照教师和任课班级贫困学生、班主任和本班贫困学生结对帮扶的原则,将121名教职工与478名建档立卡户学生结成对子,确立帮扶关系,夯实帮扶措施,确保教育扶贫“不落一户、不落一生”,让家庭困难学子一个都不少。
思想引导扶其志。一是注重对贫困学生思想上、精神上的帮扶,增强其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坚定知识改变命运,拼搏赢得未来的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走上成人成才之路。二是做好心理关怀。在尊重个人情感、注意保护自尊心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与学生沟通,努力帮助其正确处理情感问题,不断促进帮扶学生心智情感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感恩教育。通过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养之恩、感恩社会的扶助之恩,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恩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其内生感恩之心,外化知恩之举,通过认真学习,努力成才,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真实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学业帮扶再扶智。一是关注贫困家庭学生日常学习。帮扶教师经常了解其学习情况,提供面对面辅导,帮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对学习的信心乐趣,全身心投入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在学业成绩上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 二是为贫困学子提供更多的深造学习机会。引导其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参加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国、省“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鼓励其加入电器维修、汽车服务、绘画、舞蹈等学生社团,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提升专业素养、增强自信心。
关注生活解其忧。一是关注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为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免住宿费、补助教材费;同时重点关注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让他们把钱花在刀刃上。二是做好家访。通过上门家访和电话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家庭基本情况,了解其现在何地干什么,收入情况,有什么实际困难等;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享受了那些资助政策,学生在校表现怎么样;提醒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把更多精力用在学生教育上,只有孩子成才了,成人了,家庭才会幸福。三是定期询问帮扶学生生活状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其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一年来,帮扶教师为贫困学生捐助资金1万余元,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等319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 上一篇:脱贫攻坚在蜀河,且看处处好风光[ 04-20 ]
- 下一篇:棕溪战区:“三个结合”扶智增技促脱贫[ 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