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蜀河,且看处处好风光

作者:李帆 赵敏丽 发布时间:2018-04-20 09:57 来源:蜀河镇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从乍暖到暮春,从闹市到阡陌,蜀河古镇春日风光宛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而在这无尽美景里,有这么一群人,这么一些景致,因为责任与担当,因为希冀与期望,从而显得更加风姿绰约,让人热泪盈眶。

新部署 新面孔 新思路

角声阵阵春色里,阡陌深处展风姿!

“大娘,我是丁进菊,在镇卫生院工作,因为工作调整,今年由我负责对您的包帮工作,您的情况我已经跟之前的包帮干部了解过,您放心,该您享受的政策不会变,我来还是主要是方便您看病就医问题的。”在镇卫生院工作的副院长丁进菊一边向龙池村贫困户崔功贤说明来意,一边拿出了包里的血压仪,准备给崔功贤测量血压。

包帮任务发生变动的不止是丁进菊一人,原来今年以来,蜀河镇就对全镇22个村(社区)144个村民小组的包帮策略重新进行了调整,调配科级领导进行包组,12名第一书记、47名包村干部与原单位脱钩驻村,350名县镇干部与35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交友结对帮扶,43名医护人员和264名教师分别与919户因病、213户因学致贫贫困户进行二次结对帮扶,全面实现四层力量全覆盖。

新产业 新路子 新希望

八仙过海兴产业,村社合一促三变!

正月十六,安康市高新区斯美特电子厂内,刚刚拿到签约合同的吴凡红激动的拨通了家人的电话,“我找到工作啦,是一家电子厂,活儿估计不重,转正后工资能拿三四千,而且包吃包住呢。”喜悦之情从电话这头传递到了电话那一端。

从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八,从蜀河镇集镇到旬阳县招聘专场再到安康市高新区现场考察,从专人组织到专车接送,从全面摸底到后续跟踪反馈,做好用人单位和贫困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充分实现就业,让贫困户大幅增收,是每一个包帮干部的心愿!

3月2日,曼湾村鑫成农业合作社成立,3月10金丝皇菊种植示范点建成。

3月19日,七家洼第一书记刘少新带队前往商洛学习考察中药材种植,3月25日,七家洼村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立。3月30日,七家洼村组织中药材现场观摩会召开。

4月2日,大东沟村召开“村社合一”现场推进会,4月4日,旬阳县兴宏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顺利注册。

截至目前,蜀河镇已经动员落实烟草栽植1009亩,以合作社带动,引领产业升级,规划栽植黄花500亩、药材500亩,提升增效养殖大户17户,提等升级农业园区2个;精心管护油用牡丹3000亩、拐枣5000亩、木瓜6000亩,规划再栽植油用牡丹2000亩、拐枣3000亩;就地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81人,就近安康高新区签订意愿就业154人,正在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5300余人。

新房子 新家园 新生活

新居飘彩百花开,美好生活入梦来!

正月十六,“噼里啪啦”一串鞭炮响,沙沟村二组贫困户李定新的门前撒开了一地火红的炮花,与土坯房门上的红对联相互映衬,李定新坐在轮椅上,牵着小孙子的手,看着马上要被拆掉的土坯房感概万千,心中不仅有对这住了几十年老房子的眷恋,又充满着对新房子新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今年以来,蜀河镇将“两房”建设作为三项行动的重头戏,一季度,危房改造已开工121户,35户已经竣工,移民搬迁已开工844户,竣工307户,使老百姓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挪出“穷窝”,搬出了幸福日子。

抓住战机,倒排工期,节奏愈加紧锣密鼓,战事愈加如火如荼,3月15日傅家湾村和龙池村通组路同时开工,3月16日兰滩社区二组通组水泥路开工,4月3日沙沟村四组水泥路开工……2018年道路硬化工作预计将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

郅家湾村,临水而居,每逢春天到来,桃红柳绿,一派美好景象,可是在这春夏之交之时,驻村工作队队长张进成可无心欣赏这美景,解决困扰了几代人的人畜饮水问题一直成为他的心头大事。3月7日,他邀请县水利局的领导和专家到郅家湾村,经过实地勘察测量,预计在该村三组新修建水塔一座,彻底解决饮水困难这一问题。目前,该水塔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新规矩 新作风 新面貌

脱贫致富担子重,不待扬鞭自奋蹄!

一道道如山军令飞速传达到蜀河镇的各个角落;一次次暗访督查绷紧着每一个贫困村的神经;一例例批评问责成为悬在每一名干部头上的利剑。

强化纪律督查,严格资金监管,加强警示教育,镇纪委逐渐成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督导主力军”,成立了镇纪委书记任主任的驻村工作管理办公室,制定《蜀河镇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强化驻村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蜀河镇纪委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两房”建设、干部驻村、入户包帮等脱贫攻坚领域的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明察暗访6次,下发督查通报1期,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让干者看到成绩,让惰者感到压力,做到问责执纪在事中,奖优罚劣有依据,促进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