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0期(总第二百五十五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4月4日
导 读:
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战区脱贫攻坚工作汇报部署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
创新“五个一”助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请您审阅,一份来自金寨镇战区的成绩单
棕溪战区:村社联手铸就产业脱贫路
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战区脱贫攻坚工作汇报部署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
4月4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传达贯彻全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全县21个战区一季度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县委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总指挥梁涛主持会议并讲话,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陈红星部署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德智、县政协主席田丽萍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21个战区指挥长汇报了各自战区一季度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今年一季度,围绕年度减贫任务,我县21个战区扎实开展春季攻势“三项行动”,为打好脱贫关键战赢得主动权。
目前,159条水泥路、64个脱贫村饮水工程开工建设,危房改造1385户、竣工483户,37个集中安置项目全部动工兴建,启动10个县级“三变”改革试点村、10个八大产业脱贫示范村建设,特色经济林建园1.83万亩,涉及贫困户2380户1.03万亩,发展特色养殖1.86万头,落实魔芋栽植面积1.02万亩、中药材1.32万亩,油用牡丹、拐枣等产业育苗1100亩,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322人,培育县级就业扶贫基地5家、社区工厂1家。
县委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总指挥梁涛在讲话中说,实行战区指挥长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是为了更好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强化战区责任落实,促进压实一线,通过听汇报、晒成绩、说问题,了解进度、掌握情况,形成比学赶超氛围,通过互相交流借鉴,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发扬成绩、补齐短板。
就落实会议精神,做好下一阶段脱贫攻坚工作,梁涛要求,一要加强领导,扩大战绩,减少短板。2月22号新的脱贫攻坚指挥和帮扶体系实行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在压实一线上,担任战区指挥长的县级领导,讲大局讲奉献讲为民,深入一线苦干实干,既是身先士卒的具体行动,也为基层凝聚士气、安心工作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信心、做出了榜样,全县干部一定要看齐“关键少数”,振奋精神、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机遇、重大民生、重大任务面前,想到一处、干在一起,特别是镇村干部要始终冲锋在一线,奋战在一线,真正当好攻克脱贫攻坚堡垒的“主攻手”。要看重问题,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不平衡的问题,表现在村与村、驻村工作队之间、包村包组干部用心用力程度、包户干部抓工作的责任心和力度以及工作成效等多个方面,这种不平衡是脱贫攻坚工作最大的拦路虎,也是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短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同时,短板还表现在基础设施“两房”建设慢、包户工作薄弱力度小、其它扶贫措施低于三项行动上,针对这些问题,各战区总指挥要加强对战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各专项指挥部要到一线化解难题、提供保障、优化措施,成为一线打胜仗打硬仗的有力保障机关,镇党委要加强镇班子成员和作战单元的领导,用过硬的作风保证工作,用严厉的纪律鞭策干部。二要用心谋划,善作善为。谋划的好坏、准确性科学性,结果直接影响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各级指挥员对照承担的任务,在用心谋划上体现责任,体现智慧,体现用心,要善于算账,对历史负责,各项建设要立足精准,防止吊高胃口,要守土尽责,心系百姓,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三要狠抓落实,严明纪律,转变作风。要强化一线抓落实,各战区指挥长要继续发扬一季度一线抓落实的好作风,督促科级干部包村包组的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坚决杜绝层层开会来抓落实。要严明六大纪律,近期要聚焦干部帮扶不精准、项目手续难办等突出问题,严肃执纪问责。要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克服急躁厌战情绪,严禁弄虚作假,数字脱贫。
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陈红星在讲话中说,一季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按照“抓早、抓实、抓好”的部署,与往年同期相比,总体形势看好,但还存在产业规划不全不细、“两房”建设重工程进度轻过程资料积累、当年安全饮水项目招标慢动工慢、项目规范化管理差距较大、动力电入自然村和通讯设施建设进度严重迟缓、典型培育和示范样板不明显、干部帮扶力度减不到位等问题,要紧盯短板,全面抓好问题整改;要在紧盯当年脱贫目标的同时,超前谋划,用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的“577”标准,全面开展对标自查,找弱项、查缺项、列清单、定责任、早实施,在保证完成国家现行脱贫标准的基础上,对水、路、电项目按“三提升”的高标准自查,确保全县有脱贫任务的村底子清、措施实、项目准、推进快,争取全县脱贫摘帽主动权;要汲取教训,立即排查,抓紧兑现,确保脱贫攻坚政策全面落实,严禁再出现手续办理中扯皮推责;要主攻难点,提升脱贫攻坚整体质量,二季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要在保持春季攻势、高质量推进的同时,以户增收为核心抓好产业建设,加快进度、规范管理抓好“两房”及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三变”改革、村社合一等措施抓好集体经济积累,高度重视抓好脱贫项目库建设,要抓好扶贫资金管理、工程质量、扶贫信息工作,强化帮扶从严考核,抓好典型培育,长流水不断线、有高潮有重点的做好宣传工作,高效优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马玮)
旬阳县:创新“五个一”助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今年以来,旬阳县创新推行“五个一”举措,精准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稳定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
发送一份岗位推荐书。对全县贫困劳动力数量、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摸底统计,建立贫困家庭就业台账。加大劳务对接力度,广泛筛选收集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根据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意向等信息,为每名贫困劳动力推荐就业岗位2-3个,将就业岗位推荐书送到贫困户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今年共筛选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22000余个,发放贫困劳动力岗位推荐书1.1万余份,一季度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322人。
签订一份用工承诺书。与江苏常州、安康高新区等县内外企业及各地旬阳商会、在外创业能人加强协作,筛选出县内外重点企业60余家,建立劳务输入基地,专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与企业签订《用工承诺书》,履行“四个承诺”,承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承诺不拖欠工资、承诺保障员工休息休假权利、承诺帮助解决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今年全县共建立劳务基地37家,共吸纳贫困劳动力532人,签订《用工承诺书》37家,保障了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开展一期免费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意愿,精准调查摸底,建立贫困劳动力培训基础台帐,制定培训计划。大力探索“企业订单、培训对象选单、培训机构列单”的定单、定向式培训模式,扎实推进旬阳建工、手工缝制、手足修复师、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培训项目。针对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开展“油用牡丹(拐枣)+X”的特色农业产业套餐制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免费技能培训,掌握一门以上从业技能。截至3月底,共开展免费技能培训6期362人,培训贫困劳动力210人。
确定一个帮扶联系人。对全县贫困劳动力建立“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制度,每名贫困劳动力落实了1名帮扶干部,每季度至少上门提供1次就业服务,及时推送就业信息、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并通过电话、短信回访或微信联系等方式,定期了解贫困对象就业后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目前,全县建立了就业扶贫“一库五册”基础数据库,开发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劳动力推行“一对一”动态跟踪服务。
报销一次务工交通费。为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对在省外、省内市外务工6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分别按照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500元、3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交通费补贴。今年以来,共为105名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费补贴3.5万元,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劳动力就业信心。(包力)
请您审阅,一份来自金寨镇战区的成绩单
四月的金寨,草长莺飞春光无限;四月的金寨,脱贫攻坚鏖战正酣;四月的金寨,春季攻势战果斐然!走进四月,一份来自金寨镇战区的成绩单,请您审阅……
“路修了,再也不用泥一身的灰一脸”
“开工啦,开工啦,路修了以后出去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泥一身的灰一脸”,在观音堂村通村水泥路开工现场,一群众激动地拍手称快。
四月已过,金寨战区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场面热火朝天。观音堂等4个村6条25.8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全面动工,两条正在铺设路面;寨河社区等4个村6条12.3公里彩票公益路建设全面启动基础开挖。张河等6条2017年水泥路建设尾欠工程5月底前全面竣工;庙子垭等2个村的道路完善工程和小营村等3座便民桥启动建设。金张路集镇过境段堤路建设正在开挖基础,金张路全线绿化工程有序推进。珍珠等2个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取水点选址,启动水塔基础建设;花房等3个村电网改造完成测设;珍珠村活动场所建设完成新选址,正在申报立项;花房村农民体育健身广场工程已启动场地基础建设;观音堂村移动基站建设已竣工;珍珠村基站建设和宽带入村已完成测设。
“党的政策让我有了一个家”
家住张河村的贫困户刘仕全今年五十多岁了,至今独身,因患病缺乏劳动力,想要解决房屋问题一直未能实现。随着扶贫政策的到来和包帮干部的帮助,今年老刘也通过原址重建盖起来了新房。
看着建起的新房,老刘的心里燃起了新的希望。他说:“到底还是党的政策好,让我这个老汉有了新房子,有了一个家。以后在别人面前我也能挺直腰板了。”
据了解,金寨镇2018年易地搬迁72户,其中进城安置30户,进镇安置28户,分散安置14户;危房改造85户,其中加固修缮33户,就地重建52户。搬迁进城户分别在四海逸家和吕河江店安置小区现房安置;小金河口集中安置点2号楼48套移民搬迁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9月份交付使用。全镇10个村分别组建10个房屋加固修缮工程队,危房改造任务有序推进。
“千亩林果园会成为我们的摇钱树”
“听说今年栽的这樱桃、枇杷都是新品种,一定要用心经管好,要不了三五年就会挂果,千亩林果园会成为我们的摇钱树”,一位正在为新栽的果树浇水的群众说。
金寨镇将全县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全县统筹农村发展改革试点以及全国文明村镇巩固有机结合,编制了《金寨镇乡村振兴试点镇建设总体规划》和金寨镇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等规划,全面启动美丽集镇建设、美丽乡村路创建、特色民居改造一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两场(厂)”建设。
同时,金寨镇紧紧抓住产业这把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栽植车厘子和优质枇杷1000余株;落实烟草面积6500亩,化肥农膜全部运送到户,整地起垄全面铺开;依托金河富硒魔芋示范园区,集中购运魔芋种10万斤,扩建珍珠等三个村三个“千亩魔芋示范点”;打造花房村等三个村拐枣、牡丹三个“千亩山林经济示范园”;以吉祥万头良繁仔猪基地为龙头,为贫困户提供仔猪2000头,签订养管销售协议;按照“三变改革”思路,花房村推行贫困户入股分红模式,带动发展千亩颠茄,寨河社区推行“村社合一”模式,流转贫困户土地,建千亩特色林果园。(陈诚、王青青)
棕溪战区:村社联手铸就产业脱贫路
产业是脱贫之要。棕溪战区按照“一镇一主导、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长中短产业结合,积极培育扶持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全镇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一项政策扶持一个主体。制定出台了《棕溪镇落实烤烟生产鼓励激励办法》和《棕溪镇2018年产业精准扶贫奖补资金实施方案》,对烟叶生产、烤房改建、烟草大村、种植大户分别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对在册贫困户给予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和贴息贷款扶持,力促烤烟产业振兴。矾石村采取集中整理烟田、配套新修园区路等形式,扶持能人大户龚济荣栽植烤烟100亩,带动全村落实烤烟面积700亩。杨河村、华峡村积极与广誉远集团开展合作,扶持良甲生态农业合作社、金土地生态农业合作社分别在杨河村、华峡村建成了200亩五味子中药材基地。
一个园区带动一项产业。旬阳宝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陈河村在外创业能人晏开霞牵头成立,创新的丁香苗嫁接桂花技法,使苗木更耐寒、耐旱、耐高温,适宜南北生长,先后吸纳会员21户,每户入股5万元每年可分红5000元,目前留存的苗木价值近千万元。
旬阳众友生态农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红薯系列有机食品加工,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免费发放“玉薯808”红薯种苗,2017年以每公斤1元的保底价格回购鲜红薯30余万斤。今年实行按质定价,以每公斤1元、1.6元、2元三个等次价格订单收购,成为拐枣园间套红薯的新实践。
近年来,该战区通过引能人回乡、扶能手创业等形式,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培育合作社49个、农业园区5个,帮扶带动全镇种植烤烟8850亩,建成拐枣园13000亩、核桃园1500亩、油用牡丹园2500亩、花椒园1000亩、枇杷园300亩,大力发展养殖业,农户养猪存栏4100头、羊2800只、牛1000头、鸡35000羽,初步形成了“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个园区富裕一方群众。旬阳太平生态农业合作社位于太平山脚下,负责人是车家坡村徐尤文务工能人回乡创办。两年来坚持与村民互惠互利,扶持187户村民发展养鸡,每户免费发放鸡苗20只,免费发放价值7万余元的防草布,扶持栽植油用牡丹100亩,与贫困户合伙发展食用菌5万袋,长期吸纳2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现已建成200亩优质烤烟基地、200亩油用牡丹园、200亩拐枣园。
旬阳宏发生态农业园区坚持养殖、林下魔芋、拐枣、油用牡丹等多元化经营,吸纳40余名贫困劳动力季节性从事锄草、施肥等田间管护和圈舍打扫、饲料加工等工作,年支付劳务工资27万余元。免费为30户农户发放2万斤魔芋种、5吨化肥和价值2000元的农药,扶持发展林下魔芋200亩。以低于市场价200元的价格向贫困户提供猪崽120多头,扶持发展养殖业。
脱贫攻坚,人人出力。该战区社会各阶层力量主动参与结对帮扶,通过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贫困户闲置、零散土地,吸纳贫困剩余劳动力就业,免费提供种苗、畜崽等形式,扶持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土地租金、劳务工资、产业收入三增收。(殷朝林)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五十四期)[ 04-08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五十六期)[ 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