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精神抖擞。关口镇以基础设施提升、“两房”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三大行动为主战场,以脱贫攻坚“十项工程”为重点,落实“十面合围”,夯实“两联三包四责”体系,集中全镇力量,盯住攻势目标,整合攻势资源,调配作战力量,抢占制高点,控制主动权,围绕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启动一批吹糠见米成效明显的扶贫项目,为顺利完成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不断夯实发展基础“铺富路”
紧盯贫困村村组通水泥路、安全饮水巩固提升、自然村通动力电的“三大提升”行动。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制定作战方案,实行任务清单制,实施挂图作战,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时限、责任人进行了详细化解,对全镇脱贫攻坚水泥路建设逐村建档立卡,建立工作台账,达标一个销号一个。以3月为节点,当年脱贫攻坚水泥路工程已采取同步设计、同步招标、分步施工的方法展开了实施,通过签订安全进度质量责任状、延误工期重点处罚、农民工工资兑付不力实现“黑名单”等措施,2017年的通村水泥路4月前完成收尾工作,2018年水泥路共10条31.7公里,已有8条26.7公里在建,5条19.7公里路基工程完成80%,同时全力做好电力入户、安全饮水、网络通信覆盖达100%。
推进“两房建设”行动“挪穷窝”
召开“两房建设”对象核实汇报会,搬迁任务落实到户、到点、到小区、到项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提前沟通衔接,完善计划,严格把好选址、立项、招投标等关键环节,严把工程质量。坚持国家对易地搬迁的住房面积、群众自筹等方面的限制性标准,不触碰红线。今年6月底前集镇移民搬迁安置区和蒿塔安置点安置房主体将竣工,9月底前易地扶贫搬迁对象472户1455人领钥匙进住,目前累计开工建设安置房304套,主体已竣工212套。2018年元月底已对接落实危房改造计划任务明确到村到户,全镇危房户143户,其中重建户97户,修缮加固46户。已开工38户,其中竣工20户,其他户正在备材待建。9月底前危房改造将验收入住。同时全力加强后续扶持,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加快产业扶贫实现“鼓钱袋”
谋划产业增收大局。做强产业培育是盘活扶贫工作的关键,关口镇利用大走访、大入户、交朋友等契机,将干部撒下去,全方位对贫困户进行摸底评估研判。针对发展能力为贫困户量身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如黄花、辣椒、花椒、烟草、魔芋等短期订单式产业,也有油用牡丹、核桃、拐枣等利益链条长的产业,目前全镇已种植黄姜2000亩、拐枣700亩、中药材500亩、魔芋300亩、其他特色经济林300亩。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培育、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互助资金协会等市场经营主体,建成4个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和1个百亩黄花高产示范基地、5个油牡丹连片种植示范基地、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3个特色养殖示范基地等,薛庄村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召开“韩国天红”辣椒规模育苗大会,育苗100亩,已吸纳贫困户35户。确保贫困村村村有园区、户户有产业、人均至少一亩园。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嵌入到特色产业发展的链条当中,实现全覆盖。要建立健全各类经济组织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用章程、协议、制度来保障机制的健康运行,确保贫困群众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三变”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力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兴产业,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 上一篇:蜀河镇“三举措”打好扶贫就业仗[ 03-19 ]
- 下一篇:仙河镇:三项行动发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