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2期(总第二百三十七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2月8日
导 读:
【春季攻势】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变”改革观摩会在城关镇鲁家台召开
【扶贫扶志】春风化雨润万物——关口镇“厚植新民风”带出新气象
【脱贫一线】金田合作社“托养”扶贫鸡 贫困户得实惠
【春季攻势】
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变”改革观摩会在城关镇鲁家台召开
2月5日,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变”改革现场观摩会在城关镇鲁家台社区召开。县委副书记王武臣主持会议,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海彬、副县长王燊、县政协副主席王成书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目的是总结和推广鲁家台社区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进程,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兴旺、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会上,王武臣就落实全县农村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和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城关镇政府负责人介绍了该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城关镇鲁家台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对本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做了汇报;会议还对新成立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了证书颁发和授牌,为部分股东代表颁发了股权证和分红。
王武臣在讲话中要求,要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增强深化农村改革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追赶超越中提前完成试点任务;要聚焦聚力,加快三变,科学谋划定方向,齐心协力抓招商,优化服务增效益,依托“三变”富生活;要强化宣传,科学引导,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产改、主动参与改革产改;要加强领导,强化督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全面做好贯彻落实。
会后,旬阳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银行五楼举行,王海彬、王成书为旬阳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揭牌,与会人员还观摩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厅、演示交易平台。
各镇党委书记或镇长,各镇部分人大代表(村干部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鲁家台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全体成员及部分股东代表参加会议。(艾静)
【扶贫扶志】
春风化雨润万物——关口镇“厚植新民风”带出新气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关口镇以新民风建设引领脱贫攻坚,用心用情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件“小事”做细做实,把百姓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节目演精彩 赢得百姓喝彩
“以前总觉得三治融合、移风易俗是政府的事,离自己很远,看了小品《我是贫困户》《今年升学不收礼》,明白了新民风建设是咋回事,原来党的政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难怪现在大操大办几乎没有了,今年省了一千多的份子钱。”在关坪社区观看关口镇第六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的社区居民王武新激动道来。
2017年,关口镇多次送文艺巡演活动进基层、深入群众,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形式让现场群众耳目一新。通过厚植新民风、集体升学礼、重阳敬老联欢会等契机,用多种艺术形式把党的好政策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引导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民风建设、精准扶贫的认知认同,让新民风建设一步步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群众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堡垒筑牢固 赢得百姓叫好
年过五旬的村民谢志田高兴地指着张岭村新建成的一座三层小楼说:“这儿不仅是办公场所,也是我们村民之家,这里有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电教室、调解室,广场上还有健身器材,我们在这有人帮带、找到致富门路。”
实现全面小康是庄严的承诺,也是行动的号令。身处扶贫征程,应对攻坚时刻,如何在并不平坦的前进道路上巩固思想基础、激发奋进力量?关口镇坚持配强选好村级班子,提升四支队伍水平,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加强阵地建设,变无形纽带为有形力量,使党组织成为群众“看得见”“离不开”的坚强堡垒。2017年完成了一个后进支部整顿任务、新建成2个村活动室,选择3个村开展新民风示范点建设,有效破解了贫困户“等靠要”“缠访闹”等问题,传播正能量、扭转旧风气、弘扬新风尚。
同时大力推进“支部+X+贫困户”脱贫模式,2017年个村党支部依托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个,其中专业合作社8个、现代农业园区2个,带动了436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干部踏实干 赢得百姓看好
回望2017,是忙碌并幸福、辛劳并充实的365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励精图治的关口干部向群众作出的承诺。
2017年,镇村全体帮扶干部和市县驻村工作队员入户走访帮扶贫困户近万次。召开新民风建设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扶志点评会、道德评议会、“学兴当”培训会、贫困户研判会、低保评议会上千次,帮教后进典型23人次,化解矛盾38余起,解决实际难题600余件。干部有干头、百姓有盼头,通过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生存致富技能,从骨子里挖掉“病根”,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真正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
标杆树立好 赢得百姓学好
日前,关口镇蒿塔村为12名自强致富标兵和新民风建设先进典型办颁发了获奖证书。贫困户王宗平现场自述己的致富故事,从体弱多病无处务工到养殖能手,他热泪盈眶略带哽咽:“我感谢党的好政策、好干部,还要更加努力,尽早脱贫,不给政府添麻烦。”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困户的志气树立起来、观念更新,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有了。
关口镇围绕“诚、孝、俭、勤、和”主题,通过群众评选、村组评议等方式,公开选树“致富标兵”“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80户,并在其中选取事迹突出的脱贫户进行大力宣传,以群众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感化群众,树立见贤思齐的标杆,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动力,潜移默化地促进新民风的形成。(宋博琳)
【脱贫一线】
金田合作社“托养”扶贫鸡 贫困户得实惠
近日,小河镇金田合作社为寨子沟村59户土鸡“托养”贫困户发放鸡蛋券,大家个个喜上眉梢。
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小河镇金田合作社创新推出贫困户土鸡“托养”工作法。将鸡苗免费发给贫困户,给予一定的物资补助,定期组织贫困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考虑到贫困户大多数尚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鸡苗成活率不高这一实际情况,合作社采取土鸡“托养”办法,在贫困户自愿情况下,留少部分自己养殖,其余交由合作社代养,签订土鸡代养协议。每成活一只每月返还一个鸡蛋给贫困户,以鸡蛋券形式发放,贫困户凭鸡蛋券可到指定超市兑换鸡蛋或其他商品。饲养周期结束后,合作社以8元每只计算返还给贫困户资金。目前,合作社共为全村59户贫困户发放鸡蛋券,价值3.8万元。养殖周期结束后,预计户均可增收1800元。
为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下一步,合作社将加大贫困户养殖技术培训力度,让贫困户更熟练掌握养殖技术,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致富本领,早日脱贫奔小康。(何媛)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三十六期)[ 02-06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三十八期)[ 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