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全县乃至全省脱贫攻坚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顶着“问题整改年”的重重压力,创新方法,砥砺前行。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整改促落实,提升质量创一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阶段性目标,当年23个贫困村达标退出,3354户12456人达标脱贫,在省市脱贫攻坚季度点评中排名靠前,有望进入优秀行列。
蓦然回首,骄人业绩凸显成效
——抓识别,瞄对象,靶向治疗再精准。一年来,全县集中四个月时间,全面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确认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5470户141259人,其中在册贫困户25441户70505人。年底又用两个月时间,实施年度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再次核准脱贫、新增、返贫,以及贫困人口自然增减,全县2017年底确定建档贫困人口45706户141947人,已脱贫23127户82324人(含不享受政策4185户13786人),未脱贫22579户59623人,全县贫困发生率由上年度17.72%降至12.79%。
——抓整改,建机制,工作责任再夯实。一年来,全县紧跟省市部署,聚焦问题整改,全年省市级督查、检查、暗访等工作检查反馈的215件次问题,建“三单”、抓整改、促脱贫;围绕考核“指挥棒”,工作留痕抓提升,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开展“一户一档”整理,做到有迹可查;完善推进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四级联动”机制、细化脱贫考核机制、落实脱贫“三项机制”、建立、“八办五组”机构;中省市县110个单位开展驻村帮扶、16538名干部职工和能人大户实现结对帮扶,达到“全覆盖”;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肩上有担子。
——抓项目,打基础,村容村貌大变样。一年来,全县聚焦“户脱贫、村变貌”,大力推进脱贫项目实施,改善村容村貌。全年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设510公里,铺设引水管道1287公里;完成农电网改造低压线路150公里,高压线路13.5公里,新增变压器30台;新建移动基站9座,网络入户2000户,网络入村135.5公里;解决不安全住房12301户,其中搬迁3791户、危改3427户;建设贫困村卫生室20个;建设文化活动中心98个,其中贫困村42个;集合各类资金10.31亿元,提供脱贫攻坚保障;建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27个,注入财政扶贫资金529万元。农村水、路、电、讯、房等设施建设计划全部完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抓政策,重兑现,八个一批添后劲。一年来,全县围绕“八个一批”脱贫措施,狠抓政策兑现,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贫困对象头上。产业扶贫到村到户,贫困户种植拐枣5.29万亩、油用牡丹8550亩、中药材5041亩、发展特色林果12170亩,3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3个合作社、20个农业企业、51个农业园区带动8144户发展产业。健康扶贫落实“四重保障”,1519人享受大病保险政策1.4余万元、45325人享受民政医疗救助政策3228余万元、有9020人享受健康扶贫第“四重保障”补助695余万元、慢性病药品专供8446人次补贴1300余万元。就业创业扶贫开展创业培训337人,贫困劳动力创业担保贷款308万元,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468人,就业扶贫特设公益岗安置贫困劳动力231人,开发就业扶贫专岗61个,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555人。教育扶贫为787名贫困大学生发放资助资金256万元;为1953名贫困大学生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08万元;“雨露计划”培训344人补贴资金34.4万元。易地搬迁3791户、危房改造3427户、生态扶贫安置贫困户护林员575名。各项扶贫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兑现到村到户。
——抓创新,创特色,亮点纷呈创一流。一年来,系列创新举措为脱贫攻坚争先创优增色添彩。“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根本,推动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融合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全县人民同步够格步入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推行“三会两榜”,构建扶贫扶志“双驱动”实践模型。坚持“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的德治教育,探索构建“三会两榜”扶贫扶志模式,以培训会、点评会、道德评议会和先进榜、后进榜为抓手,有效激发了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破解扶贫扶志难题。“9220”健康扶贫模式继续升华。进一步完善“9免费2提高2降低0负担”健康扶贫政策,其工作经验在全省健康扶贫工作会上交流、“三好三新一示范”工作经验全省交流。创新脱贫攻坚考评机制。解决对镇对部门脱贫攻坚考评中任务量多少不一、责任轻重不一、贡献程度不一等问题,尽可能体现考核公平,研究制定了“达标考核办法”和“创优考核办法”,不断增强考核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实行重奖重罚激励机制。在脱贫攻坚中运用“三项机制”,制定“三奖三罚”激励措施,“三奖”即:职务优先提拔、考核加倍奖励、评优评先优先;“三罚”即:专项“回炉锻造”、不享受年度目标考核奖、年度考核降格次。持续传递旬阳脱贫“好声音”。全年中央级发稿185篇、省级1156篇、市级562篇、网站信息1600余条。《陕西扶贫先扶志 脱贫有动力》《欲拔穷根先祛病根 旬阳实践“9220”健康扶贫》《旬阳县金寨镇寨河社区:你的问题我来评》《沈德林脱贫三要记》分别在中央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陕西一套播出。
尽锐出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8年,是全县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一年,也是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关键一步。全县上下务必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县委十五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努力夺取全县脱贫攻坚更大的成绩。
一是常规工作抓推进保任务。紧紧围绕年度目标,完成全县当年76个贫困村、33200人脱贫计划任务。同时,按照力度不减、人员不撤和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的总体要求,在抓好当年脱贫任务的同时,做好减贫成效巩固,防止返贫,固化成果。二是创新工作抓进度保争先。在配合省市重点工作落实,深化健康扶贫、扶贫扶志等工作创新的基础上,重点在统筹农村改革发展试点、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方面率先破题,创新方式,总结经验,形成亮点,力争获得上级表彰。三是帮扶工作抓落实保满意。以提升“四率一度”为重点,整合驻村帮扶“四支力量”,深入开展“树标兵交朋友”活动,按照“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做细”的标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助力脱贫攻坚。四是整体工作抓提升保夺优。要按照整体工作“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目标,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设施建设、产业脱贫、危房改造及内业软件资料规范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实现追赶超越新目标。五是督查考核抓经常保真实。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督查考评机制,完善《旬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办法》,制定《旬阳县2018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开展“党员干部进万家、精准扶贫大会战”行动,季度检查点评与年度考核评价相结合,严格奖惩保落实。六是着眼长远抓谋划保巩固。按照年度脱贫计划和倾斜支持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新要求,及早抓好脱贫攻坚项目计划编制、入库及前期。尽早启动脱贫攻坚项目实施,确保当年脱贫项目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力争到2018年底前完成169个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任务。同时,按照帮扶队伍不撤、工作力度不减、目标任务不变的原则,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 上一篇:2017成绩单:开启全民招商模式 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个引进…[ 02-01 ]
- 下一篇:2017成绩单:旬阳县城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