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34期(总第二百二十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12月14日
导 读:
【脱贫一线】全国精神扶贫工作研讨班召开 我县作经验交流发言
天宁区党政代表团来我县考察苏陕扶贫协作工作
【探索实践】“借”来的收入——“党支部+X+贫困户”的双河实践
【脱贫一线】
全国精神扶贫工作研讨班召开 我县作经验交流发言
12月13日,全国精神扶贫工作研讨班(开班式)在青岛市举行。陕西、山东、内蒙古、江苏等15个省(自治区)扶贫办负责同志、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基层扶贫办代表共五十余人参加了研讨班。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出席会议,他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抓牢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积极破解精神扶贫的有效方法;要加强领导,迅速行动,推动精神扶贫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陈志刚副主任在讲话中特别肯定和推介了,旬阳县以道德评议为载体,不断探索开展的“三新扶志”特色工作模式。
国扶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夏长勇主持开班式,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承伟作研讨班安排说明。陕西省扶贫办副巡视员潘毅参加会议,宣传动员处负责人作了《陕西采取“六大提升”行动培育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我县脱贫办负责人作了《“三突出”破解脱贫攻坚扶志难》经验交流发言。
天宁区党政代表团来我县考察苏陕扶贫协作工作
12月11日至13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区长许小波,区委常委、副区长顾潮带领党政代表团来我县考察对接对口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工作。县上领导陈红星、邹伟、曾炜、王海彬、王燊、赵明、王成书陪同考察或参加座谈会。
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太极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区富硒产业园区、旬阳卷烟厂、祝尔慷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宝通公司、巴山雪饮食有限公司、四海逸家移民安置小区、旬阳工业展览馆、太极城森林公园、吕河镇冬青狮头柑产业示范村,深入了解我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移民安置等工作进展情况,举行了安康车联天下物流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在对口扶贫协作协商会上,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苏陕扶贫协作、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两地干部交流挂职、对口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了协商交流。
陈红星在致辞中说,今年以来,在苏陕扶贫协作的总体要求下,双方积极开展互访交流、精准对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为促进我县广大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摘帽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旬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陕南唯一的县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希望天宁区进一步发挥先进地区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在多个领域支持我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许小波表示,通过本次考察,对旬阳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产业转型、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将按照苏陕扶贫协作的总体要求和旬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协作项目,全面落实好协商议定的事项,助力旬阳打赢脱贫攻坚战。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努力探索在更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会上,举行了扶贫项目资金捐赠仪式,天宁区政府向我县捐赠扶贫项目资金110万元。天宁区人社局与我县职业中学签订“就业与技能培训对口合作协议”、江苏上游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与县文广旅游局签订“旅游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天宁区政府与旬阳县政府签订“天然饮用水采购协议”。
【探索实践】
“借”来的收入——“党支部+X+贫困户”的双河实践
发钱了,发钱了,大家快来领钱了!前几天隆科现代农业园区给年初54户认领经营葡萄大棚的贫困户发放了10.8万元红利,每户贫困户均领到了1800元至2000元不等的保底分红。
领到分红的陈世模笑得合不拢嘴,说道:“大棚是免费种的,我们光管护就给分红,明年还要好好搞,早点挂果,等挂果了,能挣更多。”这是双河镇探索“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党建引领扶贫在贫困山村迸发力量的真实写照。
“土豆出嫁”,产业脱贫初体验
今年5月,一条“双河镇平河村200吨土豆‘待嫁’”消息刷爆朋友圈,平河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党员都化身土豆网销员,县内多位爱心人士、食堂、酒店成为平河紫花白土豆的首批客人,这是平河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发展产业的第一次尝试。2016年,经过广泛调研后,平河村第一书记郭世波向支部建议种植土豆,得到支部大力支持后,郭世波积极争取8万斤土豆种,由支部统筹协调免费发放给162户(其中112户贫困户),共种植200.8亩,并邀请县农林科技局专家为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5月土豆丰收了,农户却喜忧参半,这些土豆本镇无法全部消化,只有让土豆走出去,才能变丰收为增收。为了给土豆找“婆家”,镇村党员干部集体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经过一番努力,土豆在六月全部销售一空。
“两借两还”,支部引领显实效
“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为平河村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位于平河村境内的隆科现代农业园区是省级农业园区,立足于此优势,平河村党支部与园区充分沟通协商,搭载园区,捆绑贫困户,发展产业,探索出“借棚还果”、“借猪还仔”模式并逐步发展成熟。
“借棚还果”由支部、园区、贫困户三方共同参与,实行“政府定额奖补、园区无偿转租、贫困户管理收益”模式,园区将已经规范栽植葡萄的54个大棚免费提供给54户贫困户经营,达到一户一棚,每棚1.1亩,由支部统筹,包联单位技术指导,园区订单回收,这种方式投入低、风险小,免去贫困户后顾之忧。根据葡萄长势和产量,按每棚不低于2000元的保底政策让贫困户自主经营管护,后两年进入盛产期后,平均每棚年产3000斤,每斤按2元计算,每户只需投劳15个左右就可实现收入6000元以上。这不,11月27日的首年分红现场,格外热闹,拿到分红的贫困户无不是满脸笑容,也满脸志气。
在“借棚还果”基础上,平河村党支部继续加深与园区合作,萌生出养殖黑猪的想法,在经过县外调研、细致探讨后,大家一致看好这个新的致富增长点。9月,平河村“借猪还仔”现场会在隆科园区召开,可容纳四十多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有了支部组织协调,园区搭建舞台,贫困户脱贫动力更足了。园区向贫困户提供特色黑猪和育肥仔猪,贫困户认养母猪后,每年向园区返还母仔猪一头,连续五年合同终止,其余仔猪可由贫困户自行销售;认养仔猪的贫困户将仔猪养成商品猪后,园区负责回收,仔猪成本在销售时扣除。有了收入再还成本大大减轻了贫困户压力,园区回收解决了销售难题,而最担心的养殖风险由园区和贫困户共同承担,形成支部引领、园区带动、贫困户参与的强大合力,20多户认养黑猪的贫困户多了一项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X来唱戏”,全镇推广助脱贫
除了平河,全镇10多个村都在积极探索“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过程中,不断丰富“X”的形式,创造性地形成许多新路子。
早阳村支部牵头发展光伏产业,以合作社为载体,全覆盖捆绑贫困户,经过半年的运转,每户可分得至少400元分红;
稻田养鱼经过实地考察、试点养殖后,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西岔河流域四个村明年共规划千亩稻田养鱼基地,以支部凝聚散户力量、整合土地资源,邀请龙头企业负责运转经营和订单回收。
檀木村支部借助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力量,用合作社搭建平台,赋予贫困户协会会员和合作社股民双重身份,合作社为每户交纳至少3000元互助基准金,贫困户均可通过参与管理、务工劳作、产业收益获得分红。
在谢家村,支部带动合作社产出的魔芋销往6省;在竹园村,支部引领下的千源农业园区开工建设;在锅厂村,支部带动的药材种植丰收了;在高坪村,支部带头组织的“三变改革”干的有声有色……
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双河镇各党支部将自身力量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助推扶贫结出硕果。关山初度路犹长,在未来的脱贫征程上,党建引领力度不减,全镇脱贫志气不褪。(高密)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一十八期)[ 12-06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二十一期)[ 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