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正文详情

旬阳经济快讯2017.1-9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25 18:3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经济发展回暖 运行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旬阳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面对更为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追赶超越、率先突破的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655”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真抓实干,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前三季度,经市统计局评估认定,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14亿元,增长10.5%。其中:一产增加值7.22亿元,增长4.8%;二产增加值66.59亿元,增长12.7%;三产增加值39.33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比6.4:58.9:34.7。

  1、农业生产平稳。夏粮再获丰收,全县夏粮产量5.83万吨,增长0.9%,秋季虽受伏旱影响,预计秋粮产量6.84万吨,仍与上年持平。畜牧产业受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影响,但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猪牛羊出栏38.97万头,下降0.4%。猪牛羊禽肉产量2.31万吨,下降0.4%。前三季度农业总产值13.33亿元,增长4.6%,农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4.7%。

  2、工业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8.27亿元,增长25.7%;实现增加值54.06亿元,增长13.6%。

  从支柱产业看,前三季度,我县六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30.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3.0%,较上半年回升0.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73.8%,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其中,水电业增长31.5%,较上半年回升15.2个百分点;烟草食品增长7.9%,回升8.8个百分点;医药化工业增长27.1%,回升2个百分点;矿产业业增长45.8%,较上半年回落18.1个百分点;水泥建材业增长27.5%,回落5.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7.0%,回落1.7个百分点。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前三季度,八成产品产量保持增长,精制茶增长253.5%;食醋增长78.3%;大米增长74.2%;灯具及照明装置增长62.4%;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增长48.5%;化学原药增长27.1%;中成药增长22.3%;卷烟下降19.5%;涂料下降9.8%。

  3、建筑业生产平稳。前三季度,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产值8.6亿元,增长11.7%,较上半年回落3.3个百分点;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78亿元,增长16.9%,较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4、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7.24亿元,增长28.9%,较上半年上升2.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完成74.94亿元,增长24.1 %,回落0.7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一、三产投资回升。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22.72亿元,增长64.1%,较上半年回升2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42.79亿元,增长30.9%,较上半年回落2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1.73亿元,增长23.5%,较上半年回升14个百分点。

从投资结构看,前三季度,全县工业投资42.48亿元,增长29.9%;基础设施投资35.5亿元,增长47.4%;高技术产业投资2.74亿元,下降48.7%;文化产业投资10.86亿元,增长127.3%。

  5、房地产投资低迷。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29亿元,下降72.0%;商品房销售面积9.83万平方米,下降24.0%;商品房待售面积16.9万平方米,增长42.3%。

  6、服务业较快增长。1-8月,全县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增长27.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54.1%,较上半年回升15.8个百分点;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8.7%,较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铁路和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9%和11.9%,均较上半年回升2个百分点。

  7、市场消费持续加快。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增长15.8%,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全县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5.16亿元, 增长23.4%,延续了今年以来的持续回升态势,较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7.41亿元,增长21.1%;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6.29亿元,下降2.6%,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4亿元,增长16.6%;商品零售28.3亿元,增长15.7%。

  网上零售始于起步阶段。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网上零售额1.48亿元,增长6.4%,低于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9.4个百分点。

  8、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完成11.6亿元,增长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亿元,增长18.8%;财政支出完成28.01亿元,增长22.3%,其中财政八项支出完成19.31亿元,增长14.2%。

9、金融机构存贷款持续增加。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0.15亿元,增长13.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9.67亿元,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95.65亿元,增长12.5%,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77.87亿元,增长22.1%。存贷比为59.7%。

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增长9.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1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8元,增长9.1%。

11、非公占比稳步攀升。上半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3.3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6.02%,比上年同期提高1.7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活力继续增强。

12、市场主体持续增加。截至9月末,全县“四上”企业数达到288家,今年以来新增12家。其中,批零和住餐业新增6家,工业新增3家,服务业新增2家,建筑业新增1家。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农业后续产业发展问题:一是农业发展缺乏亮点支撑,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园区生产的农产品较为普通,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季节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烤烟处于下行趋势,油用牡丹、拐枣处于发展阶段。二是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畜禽及其产品主要以初级鲜活的形式供应市场,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市场行情好时一哄而上,当价格下跌时小规模养殖户基本上是弃养状态。今年生猪价格同比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多方不利因素导致畜牧出栏无法增长。

(二)关注投资结构问题:前三季度,我县投资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但是投资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前三季度,从分行业投资来看,投资集中度较高,占比较高的前三大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占比为25%、18.4%和18%,合计占61.4%,其他行业投资占比均不足10%。另外,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2.2%,下降48.7%,较固定资产投资低77.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4.1%,较去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三)关注工业增长后劲问题:一是烟厂欠账拉低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影响全年GDP增速考核任务。截至三季度,烟厂产值下降15.5%下拉工业增加值增速2.79个百分点,进而拉低GDP增速1.2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增值税和工业用电量数据仍然为负增长。三是油、运费等主要生产要素虽有小幅波动,但仍在高位运行,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融资难、融资成本增加,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形势依然不明朗,企业经济效益仍不理想。四是新建投产企业拉动不足。前三季度,新增工业企业仅3家,且规模相对较小,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微乎其微,仅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

(四)关注服务业发展问题: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居民收入较低,消费信心依然不足,消费增长空间有限,还需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县新型服务业。特别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受财政八项支出增速影响较大,止9月底,财政八项支出增长14.2%,较上半年回落11.3个百分点,影响GDP增速0.4个百分点。

  三、后期经济走势判断及对策建议

  四季度,从我县主要先行指标看,一是公路、铁路客货运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公路和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1.9%和9.0%,均较上半年加快2个百分点,分别较上年同期加快6.5和6个百分点。二是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8%,较上半年加快7.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31.4个百分点。由此来看,我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第四季度我县经济增长仍有望延续当前良好运行态势,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努力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第一狠抓农业稳增收。一是高起点地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要有战略眼光,要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气魄大一点;二是聚力“三变”改革,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组建农业工业化生力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是推进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三是积极抓好市场信息建设,以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工业化。

二紧盯工业保增长。从经济结构看,工业仍然是左右我县经济运行的“升降器”。从当前工业发展情况看,传统动力持续恢复,但潜力有限,新兴动能增长势头良好,但规模仍不足以支撑全县经济增长。因此要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新工艺应用,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第三主抓投资稳增长。投资反映的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因此调整投资结构就是调整未来经济结构,要扭住投资结构不放松,持续加大对高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产业投资,助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追赶超越提供新动力。

四持之以恒抓好服务业。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业为核心,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附:2017年1-9月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