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个国庆节悄然而至,我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又近了一步。旬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政,把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和不竭动力。全县上下,以战斗状态向贫困开战。脱贫路上,众志成城,扶贫扶志扶智,确保7万贫困人口物质精神“双脱贫”,稳定致富共赴小康。
向祖国报告,旬阳打赢脱贫攻坚战,战鼓催征马蹄疾!
向国庆献礼,旬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需扬鞭自奋蹄!
7.5万贫困人口要脱贫,是死任务,我们以“旬阳速度”扛着责任前行。
169个贫困村,25441户70505贫困人口要顺利脱贫还要带领他们共进小康社会,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为了保证打赢脱贫攻坚战,旬阳枕戈待旦,厉兵秣马,采取超常规手段,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9月11日,我县召开脱贫攻坚指挥部(扩大)会议 ,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旬阳县脱贫“三包三定”方案》《旬阳县脱贫考核奖惩办法》实现全员行动,增强全县上下抓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县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干部安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三项机制助推脱贫攻坚》等文件,实现了干部扎根基层,抓好工作落实的人力保证;县纪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脱贫攻坚问责办法》等纪律要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我们紧盯一个目标,用绣花功夫,久久为功:
——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全力实施“8515”工程,聚焦八大重点产业,力推五种帮带模式,每年整合1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
△八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图
——我们以“扶产业助就业促脱贫”为主线,安置就业及自主创业3.3万人以上,推动全县就业扶贫工作全面提质升级,确保“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我们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目标,已搬迁24834户83301人,安置贫困群众9460户35334人,建设安置点234个。2017年计划搬迁8684户19324人,建设集中安置项目67个,截至8月,主体竣工6958套,已搬迁入住1239户2925人。
△甘溪镇滨湖小镇安置区
——2017年省市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计划3548户,截至8月份,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2863户。2018年底前全县6274户贫困户将全部实现安全住房有保障。
——全县因病致贫7146户11813万人。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制定出台了“9免费2提高2降低0负担”的“9220”健康扶贫政策。所需资金全部通过县财政和合疗政策调整解决,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
△贫困户免费领药
——我们计划投资8.6亿元,修建村级公路428条,1500公里,实现全县169个贫困村和其他行政村通村公路全覆盖,彻底改善因交通制约影响群众脱贫致富的落后面貌。
△打通脱贫攻坚的致富路
——我们新建供水工程169处,受益人口101830人,其中贫困户21142户65086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20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7041亩,惠及人口4187人;新建防洪工程26400米,保障1.02万贫困人口的人身财产安全。
我们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虽然艰难,但我们会奋力前行……
全省扶贫扶志看旬阳,“旬阳经验”叫得响立得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担当。
9月6日,那是旬阳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全省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现场推进会在旬阳召开。
△全省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现场推进会在旬阳县召开
全省近300名领导干部学习旬阳经验,省委副书记毛万春要求:扶贫先扶志,要学好活用安康新民风建设经验,消除一些贫困群众“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等思想顽疾,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全省学旬阳,源自于旬阳两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吕河镇江店社区“说论亮”道德评议会
旬阳县坚持系统思维,综合运用法治、德治、自治理念,创新开展“说、论、亮”道德评议破解群众自治难,大力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破解社会治理难,以培训会、点评会、道德评议会“三会”和先进榜、后进榜“两榜”为抓手,破解了扶贫扶志难。
这一年来,我们共开展道德评议1859场次,评议出先进典型2437人,后进典型596人,化解信访积案190件,信访量减少16%。
△开展专题技能培训,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我们总是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针对“扶智”问题,全县累计开展“学兴当”群众教育培训会2300余场次,参会群众达12万人次,开展专题技能培训1100余场次6.2万人次。针对“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全县各村(社区)累计召开点评会900余场次,“好、中、差”三个类型的务实点评,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争先创优内生动力。为了“鞭策后进,激发动力,追赶先进”,2016年以来,全县共设立“善行义举榜”和“后进典型曝光专栏”316处,亮“红、黑”榜2259人次,帮教转化426人,442户1679人自愿放弃贫困户“帽子”。
共赴小康,“三变改革”实践提供方向,相信我们,会用“旬阳智慧”趟出一条新路。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探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题、合作社低风险运营、贫困户增收致富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对于山大沟深地薄的旬阳来说,更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小河镇金田农业合作社社员分红大会
在这一片政策利好的前提下,旬阳县启动创新智慧,活用“三变改革”,用“党建+X+贫困户”的模式帮助群众稳定增收,激活了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党支部+X+贫困户”党建扶贫模式分为:党支部+农业园区+贫困户。形成了以党支部为引领,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动员企业与贫困户结对子,传技术、传经验,让贫困户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技可学、有样可参。党支部+产业协会+贫困户。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鼓励和引导贫困户用土地或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让合作社和贫困户“手拉手”,帮助贫困户找到长期稳定的致富路子,有效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贫困户脱贫、合作社增效、党支部“三力”增强的“多赢”格局。
△旬阳县小微企业创业园
旬阳先后成立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0家、合作社592家,建成农业园区51个,带动贫困户入股、务工2660户。把特色产业、社会力量与脱贫致富紧密联结,取得了“党建落地生根、贫困摘帽拔根”的成效。
向祖国报告:脱贫路上,我们全力以赴。
向人民汇报:共进小康,我们义无反顾。
- 上一篇:仙河镇:“两学一做”激活扶贫新动力[ 09-29 ]
- 下一篇:桐木镇采取得力措施强化第一书记管理[ 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