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理论调研> 正文详情

陈红星:践行五新理念 矢志追赶超越

作者:陈红星 发布时间:2017-09-16 10:20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发展主题,明确提出“通过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同步够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建设富裕和谐美丽陕西,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的“五新”战略任务,为陕西未来五年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对于旬阳而言,未来五年是转型升级、追赶超越的攻坚期,是率先发展、建设陕西强县的加速期,也是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决胜期。我们将对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抓五新发展任务,在更高层面、更大格局中谋划旬阳发展,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奋力建设陕西强县,争做全省“追赶超越”的排头兵和“五新”发展的领跑者。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经济大转型

推进产业创新。工业方面,以省级高新区为主阵地,依托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品等产业基础,引进培育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形成一个产业有一条完备产业链、一批配套产业集群的全链条产业体系,推进工业转型增量提质跨越。农业方面,按照“品牌先行、企业引领、合作经营、大户支撑、园区承载”思路,重点发展烟草、油用牡丹、拐枣、特色畜牧四大产业,加快发展魔芋、特色林果、蔬菜等传统产业,引导发展中药材、水产养殖、创意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一个产业有一个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撑、一批专业合作社联结、一批板块基地配套的产业格局。旅游方面,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全域旅游理念,以太极图阴阳鱼岛和“汉江百里水岸画卷”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打造蜀河古镇、南羊山、神仙洞、红军纪念馆等景区景点,建成以“山水太极”为品牌的全国生态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推进企业创新。坚持“抓大、扶中、育小”思路,鼓励和引导传统企业“脱胎换骨”和兼并重组,积极向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领域跨界发展,努力发掘生态工业新的增长点;加快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建成省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县。

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合作,注重产学研结合,强化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应用与推广,加快跨越“低端陷阱”。推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通过购买政府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推行股权投资等,吸收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产业。积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让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释放,让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蓬勃壮大。

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县域大融合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产城融合、城旅融合,完善城镇产业、功能布局,形成城市发展区、工业聚集区、商贸集散区、文化旅游区、农产品主产区、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区,支持各镇村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形成特色,构建以“三镇一体”大县城为核心、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为支撑的现代城镇体系,建成安康副中心,实现撤县设市目标。

推进产业协调发展。按照“主攻二产、狠抓三产、拉动一产”思路,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加快省级高新区建设,重点从人力资源、资金筹措、管理方式上改革突破,以激励机制吸引人才,以最优政策招引企业,使其真正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平台、创客的理想归宿,力争2021年高新区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烟草示范园、油用牡丹观赏园、拐枣产业园、秦巴药源基地,力争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咨询中介、融资租赁、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推进各类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牢固树立大交通理念,建设G316安康至旬阳、旬阳至白河和G211旬阳至小河、S212甘溪至麻坪二级公路,建成二级路为主骨架、三级路到镇、村组道水泥路的县内交通网。启动汉江旬阳段四级航道、通用机场,全力争取桐木至旬阳高速公路,形成外通内畅、立体互通的交通体系。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抓好防洪减灾、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化水利网络体系。推进“数字旬阳”、“智慧城市”、“宽带乡村”建设,推动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大生态

保证水质安全。坚持“河长”负责制,持续推进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大力开展污染源头控制、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镇两厂(场)建设,实现县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确保汉江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

实施循环发展。支持发展水电、风电、光电等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及核桃、拐枣、油用牡丹等为主的山林经济、生态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提升城镇环境友好水平、资源节约效益,实现“双赢”目标。严格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环境保护由“治标”向“治本”转变。

建设生态工程。突出抓好县城、集镇、景区等区城绿化工作,实施绿化造林50万亩,治理水土流面积700平方公里。开展治污防霾行动,推进“气化旬阳”、“电能替代”工作,提高空气质量。加快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镇5个,省级生态文明镇9个,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30个。

坚持开放发展,融入区域大合作

激发市场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商事制度、招投标、资源配置交易、投融资机制等改革,构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公开“权责清单”,打造最优行政审批环境。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联保、社会集资的监管与防控,强化金融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实施开放融合。积极对接西安、重庆、十堰等周边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区域产业转移,主动承接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汉江经济区产业辐射,争取发展对外友好城市,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推进全产业链招商,推动旬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对外开放。

建优保障平台。建立财政稳定增长保障机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推出一批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做活投融资平台,支持城乡建设集团公司、扶贫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参与市场经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深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用更优平台保障改革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大民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夯实“八个一批”责任主体,建立领导包、干部助、部门帮、社会扶“四位一体”帮扶机制,以“脱贫攻坚+”思维,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脱贫举措,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等产业链模式,确保如期实现户越线、村脱贫、县摘帽目标。

发展普惠社会事业。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新建旬阳第二中学、县中医院迁建等民生工程,统筹推进文化、体育、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大力支持创业就业。加快创业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发展特质的“创客”,支持一批有旬阳特色的“众创空间”,打造一批有业态活力的创新创业基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技能,消除“零就业”家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构建完备保障体系。健全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全力做好养老保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各类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机构,让每个公民都有基本社会保障依靠。(作者系通博游戏 县长)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