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赵湾镇华山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探索出了脱贫攻坚的华山模式。
支部牵头 高点定位脱贫规划
华山村辖2个村民小组,共有299户,988人,有贫困户86户289人,分散居住在一沟两岸,旬河、S102省道穿境而过,境内因赵湾电站蓄水,形成天然的太极湖,当地群众又形象的称其为“双龙湖”。该村位于电站淹没区,望着电站库区却四季缺水,加之坡陡沟深,土地瘠薄,属典型的贫困村。
思路决定出路。从2015年起,村党支部一班人面对贫困局面,经过走访调研、外出考察,决定依托赵湾电站库区资源,按照高山林果和烤烟、中低山时令水果和蔬菜、河道休闲观光和垂钓,配套完成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思路,着力将华山村打造成生态农家体验游精品示范村,制定了《华山村2016-2017年脱贫发展规划》,重点从基础设施、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方面全面进行规划,提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充分讨论后,分步骤进行实施。
看着村上的脱贫规划和作战图,村党支部书记熊善喜胸有成竹地说:“华山村的脱贫规划是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制定的,我们要抓住机遇,再苦再累也要将这张宏伟蓝图绘到底,彻底摆脱贫困局面。”说了算,定了干。按照规划内容,村党支部进行分工,实行村两委成员分片包抓,牵头包抓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脱贫项目。
多方筹资 改善基础设施
在包联单位县政协办公室的倾力支持下,村党支部从群众最期盼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多方争取项目资金,2015年打通连接两个组的1.4公里通村路,完成7公里的低压农网改造,筹资60多万元新建村级党群活动中心,配套完成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及办公设施,彻底结束了村上开会打游击的历史。
2016年是该村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县政协办公室积极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成立由秘书长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按照扶产业、长志气;扶技术,强本领;扶产业,保增收;扶项目,促发展;扶文化,树新风;扶队伍,强班子“六扶”方法,实行月度会商机制,对群众期盼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摸底。全面硬化了1组7.3公里通村水泥路,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15公里主管网铺设,正在加紧铺设到户管道。
2017年,规划4.5公里环村水泥路建设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当中,已购置200斤刺槐种,完成11.8公里通村道路绿化,间套栽植大枇杷和樱花大苗4500株。启动2017年度危房改造6户,全面启动“圈厕沼”模式的居家环境改善工作。
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 增强发展后劲
悄然改变的是村容村貌和居家环境,但群众如何增收,是村党支部关注的大事。按照高山林果和烤烟,中低山时令水果和蔬菜,河道休闲观光和垂钓的发展思路,经过县政协领导的牵线搭桥,2016年5月30日,陕西省青年联合会组织西安20多家企业负责人来到华山村,成功启动了“脱贫攻坚在行动”仪式,积极与华山村结对帮扶。
在省青联的帮助下,华山村和西安进家等帮扶企业签订了绿色无公害蔬菜销售合同,实行“互联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订单式收购,激发了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2016年种植烤烟450亩,洋芋120亩,栽植红苕150亩,旱黄瓜、南瓜、冬瓜、萝卜等季节性蔬菜300多亩。
如何才能稳定增加群众收入,驻村工作队撤走后村上怎么办?村党支部审时度势,打出绿色无公害品牌战略,注册成立了华山村绿色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双龙湖”库区水面养殖协会,负责对贫困户技术指导、销售和省青联的对接,让华山村绿色无公害蔬菜走进西安市场。
党员示范 凝聚发展合力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亮晒作”、“说论亮”道德评议的深入开展,村党支部凝聚力明显增强。“我们赶上了脱贫攻坚这个时代,自己少点收入,苦点累点也没啥,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是一种机遇,千载难逢。”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村党支部书记熊善喜的心声。2016年4月以来,在华山村先后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现场观摩会、镇党建现场会、省青联“脱贫攻坚在行动”启动仪式,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指导,省内各地及全县多个乡镇、部门慕名前来参观,“华山村的故事”在县内外广为传播,广大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挺直了腰杆子。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和干部。华山村33名党员坚持在平凡的岗位,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力所能及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组老党员宋兴本,在本次通村路拓宽改造建设中,需要征用他家近3亩好地,他不仅自己全力支持,还积极做好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了工程建设一路畅通。二组老党员柯尊贵,坚持每天收听“两学一做”手机报,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时政信息;老党员刘厚恩,坚持义务清扫村上道路,传递了正能量。
通过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抓产业发展,实施造血式扶贫,帮助困难群众树立了信心,激发了困难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如今打开“脱贫攻坚在华山”微信群,看到群众为村上发展建言献策多了,理解村干部、驻村工作对人多了,返乡发展产业的人多了;村上的闲逛人少了,撂荒的土地少了,扯皮燃筋的事少了。
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将更加有效地激发贫困户内生力量,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摘帽战。
- 上一篇:县人社局:党旗飘扬在竹园河村脱贫攻坚主战场[ 04-01 ]
- 下一篇:县妇联为贫困两癌妇女发放救助金[ 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