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不用往外走,致富就在家门口。”脱贫攻坚打响后,金寨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拓宽多种渠道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把钱赚。
合作社=抱团取暖
“我身体不很好,以前还能到外面打工,现在不行了,出去重活干不了,轻活又挣不了钱。出门在外吃住啥都要钱,不划算。幸亏今年社区成立了合作社,我就在家门口干活。开销少了也等于赚了钱。收烟的时候我在合作社负责给烟叶分级,挣了五千来块。现在烟收结束了,合作社又开始加工红薯粉条。我这是天天有活干,有活就有钱挣,今年挣得钱够过个好年了”,在合作社正忙着往机器里投递红薯的贫困户陈先余高兴地说道。
农民得到实惠,这与寨河社区支部书记陈先位和他投资成立的民康生态农业合作社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们合作社虽然刚刚成立,但是已经带动了50余户贫困户务工。”金寨镇寨河社区民康合作社负责人陈先位说道。
据了解,该合作社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在合作社从事烟叶分级、红薯种植及加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
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流转土地153亩,其中贫困户42亩,吸纳务工人员100人,其中贫困户50人。社区2016年发展种植烤烟640余亩,其中贫困户19户179亩,实现产值30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在金寨镇,不仅民康合作社,郭家湾村吉祥畜牧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庙子垭村庆丰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谭家院社区兴民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珍珠村庆隆种植养殖合作社等十余个合作社都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微企业=龙头引领
金寨镇花房村位于湖北和白河两地交界处,海拔近千米,由于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受条件制约导致贫困面较大。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通过积极争取与旬阳县润鼎药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种苗——贫困户种植——企业收购的方式,解决贫困户无资金、缺技术、愁销路的难题。同时,该镇通过吸引外商,彻底解决销路问题。
花房村61岁的贫困户何庭社今年也在企业的带动下转入到种植颠茄的行列,“以前养过鸡因为一些原因没继续下去,今年听说种颠茄,企业不但给提供种苗还回收,这就相当于给我们一条龙服务。我今年也种了十来亩,我对这个有信心,能让我们脱贫增收。”
目前,在花房和张河两个村已有46户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发展种植颠茄300亩的合同。按照规范种植,亩产400公斤以上,单价每公斤8元钱,亩产3200余元,完成千亩种植计划,仅此一项贫困户可以增收300万元,可以确保贫困户当年实现稳定增收。
家庭农场=能人带动
旬阳县金寨镇珍珠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郑昌燕个子不高,但心志却不小。2013年,郑昌燕从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决心回乡创业,做起了林下山鸡养殖的生意。
谈起当初刚刚走上创业道路的经历,她感慨万千,从刚开始的不顺到现在发展到占地30亩养鸡5000羽的规模。
她说:“刚毕业别人都想在外发展,自己却想用所学为家乡的做一点贡献。大学生回乡创业得到镇村的大力支持,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相关手续办理、资金及销路等许多问题都得到及时解决。现在全国都在扶贫,我是一名党员,有责任和义务为脱贫攻坚做点什么。这刚好和我的创业初衷相符,今年我也包了几户贫困户,我要用我现有的资源来带动贫困户脱贫。”
如今,郑昌燕也通过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鸡苗、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解决销路来,为20户贫困户提供鸡苗200只,将增收近3万元。
在权口村,老赵的“天长地久”酒坊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老赵每年与20余户贫困户合作种植甜杆100亩用于酿酒原料。酿酒用的酒糟无偿提供给贫困户养牛40余头,将牛粪免费送给周围的贫困户种植莲菜和烤烟,既带动了贫困户的增收,又实现了生态循环利用。
党支部是核心,合作社、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等是基本点,贫困户就是附着在这些力量上的无限可能。
金寨镇以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为发展战略,积极调动镇内多种资源,发动全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合力,让贫困户不用出门就能把钱袋装满。
相信不久,旅游名镇、产业富镇、基础强镇、生态靓镇、文明新镇的美丽富裕新金寨将再度刷新大家的认识,金寨将再度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上一篇:县水利局:“七个一批”见成效 甩掉贫困奔小康[ 01-10 ]
- 下一篇:旬阳县建成375公里脱贫攻坚通村路春节前通车[ 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