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县委组织部将脱贫攻坚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坚持大抓基层导向,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推进。
建强村级班子。“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采取系列措施,实现贫困村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一是狠抓后进村整顿。全县22个后进村实行一名县级领导包联、一个县直部门包抓、一个驻村工作组落实、选派一名“第一书记”的工作机制,建立任务清单,细化工作责任,实行销号式台账管理,9月底前完成了后进整顿任务。二是充实村级党建工作队伍。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169名优秀干部担任169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帮助村级精准识别对象、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帮扶措施、积极争取项目、规范组织生活,切实发挥了帮带作用。三是强化教育培训。举办全县村干部培训班,对169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进一步凝聚了全民齐抓脱贫攻坚共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发挥好村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政治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筑牢基层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采取多种途径,着力改善贫困村基层党建基础。一是强化阵地保障。对全县12个无活动场所的贫困村,采取统一规划设计、乡镇党委主抓、财政资金扶持、县管党费补助形式,建成不少于200㎡的活动室,目前已有3个投入使用,6个正在内外粉刷、2个主体竣工、1个正在施工。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将村主要干部补贴提高到每月2000元以上,村级运转经费提高到2.5万元/年,实行村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将村干部补贴与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相挂钩。三是强化制度保障。推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和村民事务代办制度,设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室,出台了《旬阳县村(社区)主要干部“十严禁”行为规范》,促使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主动担当、主动作为。
夯实包帮责任。主动承担联镇包村责任,包联棕溪镇隆家河村,围绕“村级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改善,户上安全住房、帮扶政策落实”工作重点,24名干部包联61户贫困户,因户施策,整村推进。一是改善居住环境。对全村57户不安全住房贫困户实行移民搬迁2户、交钥匙工程11户、加固修缮27户、排危重建和村内小集中17户,目前已完工16户,2016年脱贫4户不安全住房户全部完工。二是改善生活环境。一、二组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0盏;六、七组硬化水泥路5公里,一组新修到户路3.5公里,四组拓宽改造公路1.5公里;三、四、五组安全饮水项目已经实地查勘,有望解决500余人饮水困难,全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三是增加群众收入。扶持发展昌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众友生态农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养羊、栽植红苕等农业产业。开展烤烟、畜牧等产业技术培训,全村种植烤烟610亩,畜牧存栏3000余头,培育烤烟大户34户、养殖大户8户,有序输出劳务300人。
- 上一篇:县人大机关认真学习贯彻“脱贫攻坚决战冲刺大会”精神[ 10-13 ]
- 下一篇:双河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年度脱贫攻坚战冲刺大会精神[ 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