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四措施力促户脱贫村变样

作者:李永德 龚泽康 发布时间:2016-06-03 09:0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人社局自包联仙河镇竹园河村以来,67名干部入户走访调查摸底,针对致贫原因,制定村、户发展规划,采取政策宣传、健全机制、争取项目、扶贫帮困四措施力促户脱贫村变样。

强化脱贫政策宣传。一是召开党员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代表会进行政策宣传、法制宣传。二是入户面对面宣传。每名联户干部带上宣传资料,入户宣讲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同时把制定脱贫规划项目的规模、内容、标准和项目具体实施方式方法及程序给贫困户讲清楚讲明白,确保群众知晓。三是组建“脱贫攻坚宣讲团”宣讲。5月份该局联合镇村组召开群众会2场次,与会群众500余人次,进行脱贫政策和道德模范宣讲。通过宣讲,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脱贫信心,取得了广大群众支持和配合。四是刷写标语宣传。刷写固定标语10余条,制宣传墙4面,悬挂横幅3幅,积极营造了脱贫攻坚舆论氛围。

建立健全脱贫机制。一是推行“四制”抓落实。即分块推进制,单位内部分块,部门领导包抓;联组包抓制,5个村民由5名局领导包抓;引领示范制,7名局领导首先抓好自己所联户,示范带动其他干部;检查督办制,每月初对上月责任清单进行督查督办。二是推行“互助组”机制,搞好“四结合”。即将67名干部包联140户贫困户化为17个互助组,“互助组”之间相互结合,党员干部与非党员干部结合;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与无农村工作经验的相结合;任务重的与任务轻的相合;包联贫困户路远的与包联贫困户路近的相结合。

积极争取工程项目。一是道路交通建设。到2017年完成公路硬化3条、沙石化路1条,共9.2公里;在三组栗家大院建一座跨河通车大桥。二是2017年完成一、二、四组25杆公里农网改造。三是2016年完成三、四、五组4条水渠建设,让起旱的水田恢复种植水稻。四是在三组建2座公厕,2016年4月已建成1座,并投付使用。五是2017年完成6条5000米人畜饮水管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六是争取陕南移民搬迁政策、交钥匙工程等,解决42户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

加大扶贫帮困力度。一是产业扶持。该局发动全局干部开展“献爱心促发展”捐资活动,领导干部捐1000元、其他干部捐500元,捐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主要从短、平、快的养殖业上入手,针对每户贫困户的特点、意愿和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养殖项目每户不低于2个予以补贴(黑猪:400元/头、牛:400元/头、小鸡:8元/只、羊:100元/只),户补贴标准不超过800元。截至目前,全村174户贫困户除有57 户全家外出务工外,在家的 117户共养鸡2569 只、猪 147 头、羊 83 只、养牛36头,已落实到户种核桃300余亩、拐枣800 亩。二是以奖代补促C级危房改造。为了提高C级危房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积极性,该局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在2016年底前按要求、按标准完成危房改造的户,经过检查合格后除政策补助外,另奖励3000元;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危房改造的户,经过检查合格后除政策补助外,另奖励2000元;在2017年11月底前完成危房改造的户,经过检查合格后除政策补助外,另奖励1000元。三是关爱贫困户。2016年春节前,该局67名干部带着米、油、面粉、对联入户慰问贫困;同时局干部捐衣服167件,亲自送到特困户手中;2016年5月,购买了150件T恤衫、150个水瓶送到贫困户家里。这给不仅贫困户送来了爱心,也送来了脱贫信心。

据统计,县人社局自包联竹园河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截止5月底已累计投入资金11万元。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