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二十八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20 14:5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第28期(总第二十八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5月19日

 

导 读:

脱贫一线:用勤劳撑起一个残缺的家

旬阳农商银行建立金融扶贫精准对接机制

县国土局:发挥职能作用 助推脱贫攻坚

县总工会引导贫困村成立种植协会

 

脱贫一线:用勤劳撑起一个残缺的家

金寨镇寨河村农民李扬阵,身残志坚,用自信和勤劳,撑起一个残疾人家庭,赢得周围群众的称赞和尊重,被评为村上的道德模范。

今年41岁的李扬阵,没有阳光的童年,而现在又面临一个特殊的家庭,因为他家里全是残疾人。李扬阵才几个月大的时候,一次意外,他的面部被烧伤,右手五根手指都烧掉。到了成家的年龄,李杨阵的父母到处托人给他介绍对像,终于娶了媳妇,可是,这个媳妇因为小时候生病留下后遗症,智力低下。后来,儿子出生了,他们全家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小家伙的身上,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却发现孩子患有癫痫病。

那个时候,李杨阵父母身体还比较结实,在他们的带领和鼓励下,李扬阵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依靠种烤烟发展经济,一家人的生活还不算困难,去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李扬阵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和希望。往后的日子怎么过?李扬阵虽然身有残疾,却有一颗好强的心。李扬阵说,“日子如果过坏了,人家笑话。也想把日子撑起来,不然人家说大人顶梁柱过世了,这后人也倒塌了,干啥也要坚持要把日子过的跟得上老先人日子。”

现在,维持家庭生活唯一希望还是烤烟,今年李扬阵流转了15亩土地,母亲年纪大,妻子也指望不上,所有的事情都要他一个人操心。

这一段时间,天气干燥,眼看就要错过烟苗的最佳移植时间,而李扬阵的烟地在屋后的高山上,取水浇灌也很困难。山上不通公路,背篓是来回运输的唯一工具。虽然右手残疾,李扬阵干起活来还是很麻利,不到半分钟就能栽下一棵烟苗。中午太阳大的时候,烟苗栽不成了,李扬阵还不能歇着,他要到山下去背水,等到晚上把前几天刚栽下的全部浇上一遍,因为山高路远,一天只能攒两三百公斤水。

作为镇上确定的重点帮扶的脱贫对象,一直到现在,除了享受残疾人补助等政策外,李扬阵从来没有向镇上及包帮干部提出过额外的要求,他觉得,自力更生是祖辈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这种精神也应该传给后人。

“后人又是残疾又是病,书也没念到书,一个字不识,为了栽点烤烟,想给攒点钱,以后给他说个媳妇,发家致富,像我们这老前辈一样的,一辈子比一辈子强,想把日子过好,不想靠国家给点钱,我主要是给他个榜样。”李扬阵一番话说出了中国农民最朴素的想法。(凌强 张敏 王霞 供稿)

 

旬阳农商银行建立金融扶贫精准对接机制

为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旬阳农商银行以实施普惠金融为目标,以评级授信建档立卡为切入,以产品创新为抓手,探索建立起金融扶贫精准对接机制,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建档立卡与评级授信有机结合,实现数据精准对接。对全县169个贫困村30149户贫困户逐一开展摸底调查、评级授信并建立专门经济档案,“一户一档”,实行授信结果公示、贷款条件放宽、手续从简、利率优惠,贫困户凭《评级授信通知书》在授信额度以内直接到辖内网点办理贷款业务。全县30149户在册贫困户中除政府兜底外,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17021户贫困户评级授信6.28亿元,有效授信面100%。

信贷政策与脱贫任务有机结合,实现政策精准对接。通过制定《旬阳县农村金融扶贫试点实施方案》,大力实施“5321”政策,最大程度降低贷款利率幅度近50%。2015年发放扶贫贴息贷款5200万元。同时,推行以贫困户“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作担保的“惠农贷”业务,推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以此大幅提高贫困户的授信额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贷款额度不足和担保难问题,实现金融产品全覆盖,推动脱贫攻坚快速见效。

信贷产品与扶贫措施有机结合,实现产品精准对接。结合“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为贫困户“量体裁衣”开发了精准扶贫“产业贷、建房贷、扶智贷、健康贷”四个贷款新品种。

信贷管理与权责体系有机结合,实现服务精准对接。建立贫困户授信审批绿色通道,为贫困户贷款提供一站式的阳光信贷大厅服务,推行限时办结,提高服务效率;建立贷款发放台账,落实信贷员人盯户的信贷帮扶机制;努力提供多元化服务,对有特殊困难的农户,提供上门服务。根据农忙时点,下沉服务重心,将柜台搬到田间地头,集中放贷。同时,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提供结算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杨才文 供稿)

 

县国土局:发挥职能作用 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县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职能管理作用,在移民安置、农村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实施全方位的帮扶工作,助推脱贫攻坚。

落实行政“审批主责制”,制定了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精准贫困户建房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调控作用,支持贫困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工作,统筹引导脱贫攻坚项目用地布局,全力保障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贫困户建房、危房改造、设施农用地和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需求。发挥行业资源保障作用,加大对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治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争取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局实施陕南移民搬迁旧宅腾退21个点,预计腾退土地1200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7个,其中:土地开发项目3个,已完成工程投资200余万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4个,其中:仙河镇王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已完工,城关镇李家坪村土地开发项目、构元镇林相村土地开发项目、棕溪镇车家坡村、隆河村土地开发项目2016年2月已动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可如期交付使用。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切实推动脱贫目标早日实现。(吴丰平 吴相伟 供稿)

县总工会引导贫困村成立种植协会

日前,县总工会包联的金寨镇观音堂村强隆食用菌种植协会成立。精准扶贫要落实,产业发展是关键。今年县总工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对村上农户发展的木耳和香菇生产基地实地考察、调研后,指导其成立协会组织,引导他们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作坊式发展到集约式发展、从蛮干式操作到规范化操作、从传统式管理到科学化管理,在短期内影响和带动了烟草产业大户邱凤琴、生猪产业大户刘存升等乡村人才纷纷加入食用菌生产行业,为打造“观音堂食用菌”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村食用菌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为该村食用菌规范、健康发展赢得了机遇,为精准扶贫、村民共奔小康搭建了共享平台。(陈仪清 供稿)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