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县委组织开展“聚焦脱贫攻坚,深化道德评议”活动以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党组积极响应,督促指导各镇、相关部门持续用力,不断深化。当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显现,极尽缠闹之能事争贫困户指标者有之,坐等干部帮扶者有之……破解这些问题,既要深入宣传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更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引领,多帮助那些“马安英式”的贫困户,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贫困且能积极主动改变现状的人,党委政府不仅看的见,更会施以援手,不是“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王海彬
5月上旬,随同县委主要领导参加了棕溪镇矾石村召开的第二次道德评议会议,有幸认识了“不服输”的马安英。
命运多舛的女人
1982年生,先天残疾,行动不便,身高1.1米。尽管那是一个并不丰裕的年代,在农村,童年起码也有鸟语花香、书声琅琅,而于她,却只有前者。
她叫马安英,棕溪镇矾石村八组人。
2008年,与许名良结婚,这是第二段婚姻。不堪的往事,不说也罢!
2009年,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如今,孩子已经6岁了,在棕溪幼儿园上学。
按说,生活该有奔头了吧!可是……
2014年8月,丈夫许名良被确诊为肝硬化、肝腹水,一次就花费了3万余元,接下来,每年都要花费2万元以上。
日子该咋过呀?
自强不息的人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隐含着“妻子持家、丈夫养家”的传统观念。可如今,她不得不一个人挑起生活的重担,不光要为“炊”操劳,还要为“米”奔波。
镇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为马安英一家办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慢性病救助,但相对于巨额的治疗费用,这些显然还不够。
“去找政府,争取更多扶持资金!”有村民给出 “主意”。“我是先天性残疾,丈夫的病也不是公伤,政府已经给了低保和救助,我不能心里没个底儿,再给政府添麻烦!”马安英说。
棕溪集镇的陈仁忠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14年8月,马安英租他家的房子到期该交房租了,当时正值许名良患病在十堰住院,正是花钱的时候,陈仁忠让她缓一时,可她说:“给了就不刻牵(方言,意即操心)了”,硬是想方设法把房租交了。
从周围人的这些只言片语中,一个历经磨难却自强自尊的农村妇女形象便深深嵌印在人的脑海。那天回来的途中,同行的两位领导感叹,这个女人的硬气、骨气、志气,真是难能可贵!
自助者党委政府助之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马安英一家的情况得到了棕溪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该镇党委副书记蔚道文作为包帮干部,在此前已落实的低保和慢病救助基础上,再次为马安英争取了残疾补助,为其子办理了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助。
马安英考虑丈夫看病需要花钱,鼓励他到自己弟弟马安平在延安承包的建筑上看场,以贴补药费和家用,等身体好一些,再争取贴息贷款发展养鸡产业。
镇村计划,马安英一家要在2018年脱贫。
“马安英被评为‘扬正气、讲道德’先进模范!”5月5日,棕溪镇矾石村道德评议委员会全票通过。
那天,县委书记梁涛以旁听者的身份参加会议,在最后点评中深情地说:“在马安英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对于这种想脱贫又能自力更生的贫困户,我们要利用尽可能的政策措施来帮扶,还不行,就发动社会力量来帮!”
是的,扶贫,特别是扶助那些身处困境却不言馁、不言弃也不等不靠、不闹不要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是对“自助者天助”这一古老祖训的最好注解。
- 上一篇:农林科技局:培育“+贫困户”模式,提升产业扶贫含金量[ 05-19 ]
- 下一篇:小本本 大民生——记红军镇周家河村“第一书记”来显礼[ 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