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二十五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0 15:5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第25期(总第二十五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5月9日

 

导 读:

由“狮子型”干部引发的思考(一)

一场道德评议会 让上访户“服软”了

县教体局:切实提高教育扶贫保障水平

脱贫一线:隆家河的路灯亮了

 

由“狮子型”干部引发的思考(一)

新常态下,要抓改革、破难题、惠民生、促发展,实现旬阳“十三五”发展蓝图,各级党员干部是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争当“狮子型”干部,始终坚持做到忠党之事,不当“南郭先生”;先尝敢闯,不做“小脚女人”;落实担当,不学“好龙叶公”。

“狮子型”干部就是要忠党之事,不当“南郭先生”。食党之禄,忠党之事。胜任岗位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组织和领导交办的任务,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一心一意想工作,全神贯注谋事业,实行“5+2”、“白+黑”,把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学习和工作上,尽职履责,出色完成好各项任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既定的目标任务,唱好“大合唱”,调准弦、听指挥,工作中不推诿、不扯皮、不折腾,关键时不断档、不掉链,不做唯唯诺诺、惜风怕雨、讨好卖乖的“小绵羊”,不当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狮子型”干部就是要先尝敢闯,不做“小脚女人”。改革任重,举步维艰。旬阳当前正处于攻坚爬坡转型期,“五场硬仗、六个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急需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九牛爬坡──个个出力,阔步向前。要抓住工作重点,勇破任务难题,敢于“吃螃蟹”,在实践中探索冲破阻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举措。推进难点工作中,要勤思考、深思谋,善于摸着石头过河,积极稳妥处理好每一项焦点热点问题,不能畏首畏尾,磨磨蹭蹭,裹足不前,成为“小脚女人”。

“狮子型”干部就是要落实担当,不学“好龙叶公”。真抓实干,贵在担当。“十三五”旬阳发展目标任务十分明确,责任非常清晰,当前关键是要一点雨一点湿地抓落实,善作善成;关键是要舍我其谁、向我看齐的勇担当,责不容辞;关键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不放松,一抓见效!各级组织、党员干部务必进一步准确把握县情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部署,以“两学一做”和“亮晒作”为抓手,讲政治、讲规矩,真刀实枪抓落实,对手剥皮勇担当。坚持深入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将任务夯到细致入微,把工作做至村组农户,不当纸上谈兵的“空唱家”,不做两手抹稀泥、脚踩西瓜皮,能抹则抹、能溜则溜的“和事佬”,不当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不学心口不一、口是心非的“好龙叶公”。(王海彬 丁平平 供稿)

 

一场道德评议会 让上访户“服软”了

农村低保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保命钱”,但是在农村一些并不符合低保条件的非困难户也在要求吃低保,他们反而觉得:“以前吃低保的人掉价,现在吃不到低保的人才掉价”。而日前关口镇举办的一场道德评议会,却让以前的上访户服了软。

关口镇张岭村村民郭运杰因十几年前外出务工造成肢体三级残废。多年来一直以残疾为由,要求享受低保政策。郭运杰家有五口人,妻子身体健康,其子是建筑工地预算员,有着相对稳定的收入,儿媳常年在家务农、照料5岁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算不上富裕,但要和说吃低保那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但是郭运杰认为吃不上低保是很“掉价”的事情,以“家庭困难”为由,多次找到村委会缠着要低保。2016年4月还不听村干部劝解上访到镇上。

针对郭运杰的情况,4月6日,村党支部牵头,由联村单位干部、全体道德评议委员会委员参加的道德评议活动在张岭村六组如期开展。会前,先由全体张岭村4组共计27名村民对郭运杰能否享受低保政策进行公开投票,最终17票反对,4票弃权,6票赞成。面对投票结果,郭运杰似乎还不是那么的心服口服,对评选结果还有几分不满。接下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评议展开了……

“郭运杰这一家,也确实困难,一家五口人,全靠儿子外出打工养活,但是除了郭运杰腿有残疾外,其他人都身体健康,而且没有大的经济开销。儿子打工,父母在家务农,如果一家人都能勤勤恳恳的,好好干,日子还是能过的很好的,其实吃低保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总比靠政府救济好听……”评议委员张治国说。

“现在搞脱贫攻坚,我们村民要脱贫、要致富,就要从心理上彻底消除等、靠、要思想,治贫先治愚,引导群众树立依靠自身努力脱贫的思想观念是主要的,郭运杰你作为一家之主,应该多教育家庭成员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正面典型多学习学习,村里面也会在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上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主要还是得靠你自己呀!”评议委员会主任张加平说。

一位接着一位评议委员们对郭运杰进行着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

听了委员们的评议,在场的群众也纷纷讨论起来,郭运杰本人也开始有所触动,渐渐的低下了头。经过评议活动,郭运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表态要根据家庭实际,发展核桃5亩、拐枣2亩带领全家走出贫困系统……

让张岭村低保上访户彻底“服软”,让村民彻底消除等、靠、要思想,评议委员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目前,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关口镇充分发挥道德评议载体平台作用,通过发动群众展开评议,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安于现状、等、靠、要、缠、闹、比逃等问题,在全社会形成公平正义、奋发自强、崇德友善、互助孝仁的正能量、好风气。(王兆丹 供稿)

 

县教体局:切实提高教育扶贫保障水平

扶贫先扶智,县教体局将教育扶贫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为导向,不断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切实提高教育扶贫保障水平。

建立全覆盖的教育精准资助体系。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将全县贫困家庭在校学生作为教育精准扶贫对象,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覆盖的到镇、到村、到户、到人的资助体系,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均能享受资助扶持政策,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截至目前已对5132名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发放精准脱贫教育惠民政策明白卡3.2万份。

落实项目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加大落实村级完小、教学点项目供给工程力度,在农村边远群众有需求的村组建设功能完备的村级完小、教学点。今年将完成10所村级完小和10所标准化教学点建设任务,同时完成桐木、仁河、金寨、红军、吕河5镇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实现让边远地区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的目标。

加大教师向贫困村、贫困点流动力度。今年将以交流轮岗为抓手,加强教师向边远贫困村、贫困点流动力度,让边远贫困地区学生能享受到优质师资资源。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让边远地区教师留得住,教好书,育好人。2016年预计交流轮岗教师达200人。

加大留守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帮扶力度。制定留守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帮扶关爱措施,建立“学校--班级--学生”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寄宿制学校加强宿舍、食堂建设,规范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切实解决留守学生、贫困家庭学生住宿、吃饭、饮水等问题,确保其在校吃的好、穿的暖、睡的香、生活的舒适。(夏远峰供稿)

 

脱贫一线:隆家河的路灯亮了

夜幕降临,棕溪镇隆家河村集中居民点上的30盏路灯准时亮了,周边群众兴奋不已,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不安全了。

棕溪镇隆家河村是全县169个精准扶贫村之一。实施居民点亮化是实施精准脱贫的其中一项民生工程,村上在联村单位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基础设施配套,一、二组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0盏;三、四、五组实施安全饮水项目,解决500余人饮水困难;六、七组硬化水泥路5公里,一组新修到户路3.5公里,四组拓宽改造公路1.5公里,有效改善生产生活运输条件。坚持民生改善为本,改善57户不安全住房贫困户住房。截止到目前,启动8户危房加固修缮、2户排危重建,村内小集中安置点已完成选址;筹建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收集池5个,集中收集、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全部实施到位后,村内面貌将焕然一新。(殷朝林供稿)

【责任编辑:邓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