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总第二十四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5月6日
导 读:
我县首条脱贫攻坚通村水泥路路面竣工
文广局:以文化人 解决精神贫困问题
团县委与青年社会组织共话脱贫攻坚
我县为患重大疾病计生户发放一次性救助金
生命急救包助力健康扶贫
脱贫一线:挺起不屈的脊梁
我县首条脱贫攻坚通村水泥路路面竣工
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摊铺完毕,振动棒、振动梁、抹面机等轮番登场亮相,工人们补料的补料,平整的平整,抹面的抹面,一阵忙碌过后,旬阳县建成的首条脱贫攻坚通村水泥路——金寨镇权口村一组水泥路路面工程完工。
权口村一组公路起于金张公路,止于陈家阳坡,全程1.6公里。该路原是2.5米宽的羊肠土路,群众出行困难,33户120余名受益群众抓住脱贫攻坚大好机遇,纷纷慷慨解囊,踊跃集资捐款18万元,2月份开始路基拓宽,4月初启动路面铺设,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3.5米宽的水泥路终于完成了路面硬化,下一步还将实施排水沟硬化和外路肩整培。
权口村有六个村民小组,422户1621人,除两个组居住在金张公路沿线外,其余四个组分散在大金河一河两岸平均海拔850米的半高山上,这里的土地、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烟草。全村烟草常年稳定在1500亩左右,2015年烟叶产量33.06万斤,完成产值490余万元。
据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地介绍,三组马家坪6.5公里公路路基正在拓宽改造中,期盼借助烟草路项目予以硬化,届时全村烟草种植将会突破1700亩,实现产值达550余万元,92户贫困户也将如期脱贫。 (李阳龙 )
文广局:以文化人 解决精神贫困问题
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县文广旅游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宣传教育,实施精神扶贫,着力解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等、靠、要、缠、闹、比、逃”等七大问题。
一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美丽旬阳”城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旬阳民歌大赛、“法治旬阳”专场、农民文化节、群众舞蹈大赛、自乐班调演、数字电影公映、道情皮影戏展演、民间社火巡演、多读书读好书有奖竞猜、“翰墨沁香”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读书增智、助推脱贫”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等13 项全县性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大力宣传中省市县扶贫工作精神、惠民政策以及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典型,教育广大贫困群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定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实干兴家、发展立业的内生动力。
二是突出脱贫攻坚主体繁荣文艺创作。为加强扶贫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该局先后组织创作了《扶贫花开幸福来》、《山路弯弯》、《书记做媒》、《精准扶贫到咱村》等大量以扶贫工作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运用小品、小戏、快板等多样形式,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的宣传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
三是加大对基层文化单位培训指导力度。从局机关、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抽调文化骨干,深入50个脱贫村,加强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基层文化站、农家书屋、乡村自乐班、文化大院、文化大户等基层文化单位的服务水平,使基层文化单位、民间文化团体和文化骨干在精神脱贫主战场真正发挥作用。
四是强化贫困人口技术培训。依托县电视台、农家书屋、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等阵地,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培训项目,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该局联合陕西省乡村旅游官网举办的“互联网+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让参加培训的300多名干部、旅游经营户、贫困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了实施旅游扶贫的广阔前景,增强了发展信心,拓宽了眼界和思路。(徐辉 供稿)
团县委与青年社会组织共话脱贫攻坚
团县委组织召开庆“五四”暨青年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恳谈会,与来自全县五家青年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会员代表共同探讨社会扶贫工作。
恳谈会上,安康义工联旬阳分会、义工家园、安康青创会旬阳分会、大学生创业协会、安康援少会旬阳分会分别交流分享了各自在不同领域开展的公益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团县委号召广大青年社会组织、旬阳籍在外创业青年自觉主动融入全县工作大局,凝聚起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正能量,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脱贫上见实效,争做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先锋队和排头兵。(王泽栋 供稿)
我县为患重大疾病计生户发放一次性救助金
家住城关镇瓦渣河村的吉攀,在近期检查身体时,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县卫生计生局收到吉攀等2户救助申请后,立即通过惠民资金“一卡通”为首批患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特别困难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2户计生家庭,每户发放3000元一次性救助金。方便、快捷、及时办结,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
今年以来,我县出台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救助资金发放实施细则,对因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特别困难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分别给予5000元和3000元一次性特别救助。在全面落实好现行合疗报销政策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参合贫困家庭住院报销同比提高10%,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按照不少于10%的比例设置扶贫病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收挂号费、床位费、诊查费和注射费,为贫困户减轻医疗负担3000多万元。(黄鹏 供稿)
生命急救包助力健康扶贫
日前,在蜀河镇外出能人张仁杰的牵线搭桥下,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在该镇傅家湾村举行“留守老人生命急救包”捐赠仪式。
此次捐赠的“留守老人生命急救包”包括感冒药、消炎药、速效救心丸、止血绷带等共计16种药品和药具,现场发出约120余套,总价值24000元。在发放活动现场,基金会工作人员还给贫困老人们详细讲解了药品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现场演示了血压仪、止血绷带等的使用方法。
在谈到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时,该基金会的负责人说:有很多老人,儿女不在身边,自己又居住在高山上,有个头疼脑热的去看病也不方便,万一有个突发状况,这个急救包就能起到应急作用,为他们去医院争取到时间。(李帆 供稿)
脱贫一线:挺起不屈的脊梁
在白柳镇十里洼村四组有这样一家人,他们饱受疾病、贫穷的折磨,却没有向贫困屈服,依然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着一家之主有着男子汉的坚强毅力、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及永不放弃的决心,顽强地撑起这个家。
他就是鲁继斌,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全家6口人,父亲鲁安远,现年74岁,年老体弱;母亲赵兴红,70岁,患有心脏病;妻子刘世钰46岁,患卵巢癌,还有两个上学的女儿,一个上大二、一个上高中,一年下来光学费、医药费至少花费5万元,整个家庭重担全压在鲁继斌一人肩上。但是鲁继斌从来没有被家庭重重困难所压倒,以坚强毅力撑起这个大家庭。
镇村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后,为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先后帮助其大女儿享受贫困大学生救助,帮助其二女儿享受贫困生活补助,另外除合作医疗报销外,帮助其办理了大病报销有关手续。
鲁继斌满怀感激,“国家政策太好了,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这样帮咱们穷人,我不能辜负党和政府对咱们的一片苦心,我今年发展烟草15亩,还准备了一个烤烟炉,坚决要脱离贫困户行列”,“另外我还养了4头牛、8条羊、10只鸡,应该能增加一些收入,也给政府减轻一些负担,不然光靠政府救助我们家庭,我实在感到不好意思”。(郭传英 供稿)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十三期)[ 05-06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十五期)[ 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