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创新“党建+”助推脱贫攻坚战

作者:刘宗广 包力 发布时间:2016-05-05 11:10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紧扣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打牢学的基础,抓实做的关键,创新党建“双+”模式,建立“四大”机制,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合格党员的大熔炉,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精准脱贫工作双提升。

 

创新“党员+”帮带模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多种学习教育形式,在抓好党章党规学习增强理想信念的同时,突出抓好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争做合格党员、争当先锋模范。通过党员干部、党员致富能手、创业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解决脱贫致富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实际问题,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推力。一是党员干部+贫困户。推行“三包三定”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和党员干部包户,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全县30名县级领导、91个县级部门、10418名机关事业党员干部、1120名村干部,采取县级领导包4户、科级领导包3户、一般党员干部包2户的“432”包帮办法,对全县3万户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党员干部包户落实“任务清单制”和包帮过程“电子记实制”。甘溪镇率先建立党员干部包帮贫困户二维码平台,通过手机微信扫描贫困户的二维码,每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情况一目了然,帮扶措施不到位,帮扶力度不明显的将受到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县卫计局党员干部包联天宝寨村,为近200户贫困户无偿提供仔猪 153头、仔鸡1000只,在全村掀起了依靠畜牧产业脱贫的高潮。二是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推行党员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帮带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如:赵湾镇通过大户帮带贫困户自种和大户流转贫困户土地、雇用贫困户劳动力等方式帮带发展烤烟,促进贫困户增收。全镇共签订《大户帮带务烟协议》23份,帮带贫困户种烟23户;贫困户流转土地共22户113亩。三是党员创业能人+贫困户。鼓励和动员在外党员创业能人和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探索“创业者+贫困户”对接脱贫模式,对返乡成功创办经济实体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城关镇李家台社区王有林在外创业多年,回乡引进手工缝制足球加工项目,每月可缝制足球5000个以上,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80余人。仁河口镇桥上村洪烈芳回乡创办旬阳县玉泉商贸有限公司服装加工厂,培训贫困家庭妇女35人,20人上岗。

 

创新“党组织+”引领模式,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创新党建引领脱贫思路,搭建贫困户与协会(合作社)、基地(园区)、企业、项目对接的平台,探索“党组织+X+贫困户”的新路子。一是党组织+协会+贫困户。通过基层党支部组建产业协会(合作社),党员担当骨干,领办协会(合作社),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加入。如:吕河镇秦家塔村党支部成立旬阳县桂花香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库区资源,开展水产养殖,注册资金180万元,89户贫困户入股,25户无力入股的特困户,党支部免费为其入股一份,享受分红政策。吕河镇冬青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狮头柑产业协会作用,为贫困户免费开展狮头柑技术、销售指导,使贫困户增收有门道。二是党组织+基地(园区)+贫困户。基层党组织以主导产业带动、土地入股等形式,建设产业基地(园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金寨镇珍珠村党支部与旬阳县健兴魔芋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在该村启动千亩魔芋基地建设,以基地+贫困户模式与70户贫困户达成产业扶贫结对,惠及200余人。旬阳县明文油脂公司与贫困户联建100亩牡丹产业基地、300亩油桐基地。三是党组织+企业+贫困户。各级党组织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借助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借助企业培育特色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如:县人社局与陕西郑远元集团加强联系,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手足修复师”免费技能培训,实行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免教学用品费,补交通费的“三包两免一补”政策。截止4月底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手足修复师技能培训4期270人,签订就业协议132人。赵湾镇华山村党支部引进西安进家科技有限公司,与贫困户签订无公害蔬菜收购协议,蔬菜成熟该公司按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收购。目前,76户贫困户种植蔬菜259.7亩。四是党组织+项目+贫困户。统筹整合交通、水利、电力、住建、农林科技等项目资源,构建脱贫项目数据库,采取“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核定”办法,把脱贫项目、资金统一规划投放到基层,各基层党组织根据贫困户情况去精准实施,促进扶贫项目与脱贫对象的双向精准对接。2016年全县17个重点部门到村供给项目1053个,其中交通项目216个,水利项目90个,电力项目39个,住建项目61个。目前,通过“党组织+项目+贫困户”方式,全县启动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82条、总投资3亿元;启动贫困户不安全住房项目建设2616户,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

 

建立四大保障机制,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一是党组织保障机制。建强“指挥部”,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责任总指挥,县长任总指挥,县直17个重点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县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县、镇、村逐级签订脱贫责任书,并以“命令”的方式,将任务逐一分解。打造“铁堡垒”,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22个,常态推行村干部坐班、代办服务常态化服务机制;投资2000余万元对无活动场所和狭小破旧活动场所开展“清零行动”,县上对每个新建活动室补助17万元以上,确保全县村级活动阵地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适应服务群众需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强化村级领导班子,选派169名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选派2143名党员干部组建169个脱贫工作队,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全方位督查机制。抽调41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组成督查组,专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脱贫攻坚督查工作。通过督导组全程跟踪督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随机抽查、脱贫攻坚百村重点巡察、民调中心不定期电话督查的“四位一体”无缝隙督查机制,对全县169个贫困村实施重点巡察。目前共组织开展专项督查10余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村到户随机检查9次;完成对15个贫困村的重点巡察工作,共发现问题线索25件,限期整改到位。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把党建、脱贫攻坚作为衡量业绩、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考核指标权重。对承担脱贫重点责任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让群众参与、评价、监督。年度扶贫考核较差等次的不能进入良好格次,考核为一般等次的不能进入优秀格次。四是常态化问责机制。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在全县开展“亮晒作”全员行动,破解部分党员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对在脱贫攻坚考评督查中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群众反应的突出问题和媒体曝光的问题,用好约谈、通报批评、问责三张“牌”,将脱贫攻坚任务的压力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传导到每名党员干部。目前,分别对21个镇党委书记和17个重点脱贫攻坚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对工作滞后的4个镇在全县进行了通报批评,通过电视台和“亮晒作”平台曝光,并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