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总第二十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4月22日
导 读:
宣政策 传压力 营造扑面而来的脱贫攻坚战时氛围
麻坪镇小小“服务卡”助力脱贫攻坚
红军镇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
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脱贫的“希望列车”
我县掀起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热潮
宣政策 传压力 营造扑面而来的脱贫攻坚战时氛围
如何让中央一揽子政策原汁原味地通过干部传给群众,让时不我待的脱贫形势压力逐级传导,激发群众精准脱贫内生动力?这离不开强有力的宣传工作!只有你、我、他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才能共同实现同步小康梦想。
主题怎么定——深谋虑!
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精准脱贫宣传,就是要进一步扩大脱贫攻坚政策覆盖面,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动员全社会积极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营造扑面而来的舆论氛围。
台子如何搭——齐参与!
县委、县政府已经建立推行精准脱贫宣传责任清单制,让各级各部门齐参与、齐动手,准确解读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深入宣传精准脱贫主要成效,生动报道社会各界精准脱贫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抓好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大宣传工作格局。
氛围谁来造——行家多!
宣传部首当其冲。发挥好党委宣传领导作用,加大各级党报党刊文字报道和新媒体宣传力度,加强外宣工作,在“今日旬阳”集中展现脱贫攻坚风采,深化道德评议,开展先进评选,组织报道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正反典型。
信息中心义不容辞。发挥好政府系统脱贫攻坚宣传主导作用,及时报送精准脱贫政务信息,准确反映全县脱贫攻坚实时战况,组织办好“旬阳县政府门户网站脱贫攻坚专栏”。
指挥部办公室宣传组一马当先。制定大宣传工作方案和各单位宣传工作责任清单,办好“脱贫攻坚在旬阳”官方微信平台、《脱贫攻坚快报》、“脱贫攻坚在旬阳”微信群、县脱贫攻坚指挥部LED信息宣教电子显示屏和脱贫攻坚“一信通”精准短信“五个一”宣传平台,充分发挥牵总、组织、协调、督办、考核职能,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大宣传工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政研组负责收集汇编精准脱贫政策工作手册,抓好政策宣教和农民群众宣传教育发动工作,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扩大政策覆盖面。
文广局(电视台)职责所在。发挥好脱贫攻坚新闻视频和新媒体宣传引领作用,组织做好电视外宣工作,办好一台地方戏,通过本台“讲理说法”教育等靠要反面典型,弘扬正能量,创新办好旬阳脱贫攻坚电视宣传专栏。
市场监管局形势所需。发挥好市场宣传监督管理职能,加大县城核心区企事业单位市场宣传监管力度,通过在人流、物流密集区的LED显示屏、大型宣传广告牌等平面载体,营造县城核心区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镇脱贫攻坚指挥所责任主体。发挥好镇村脱贫攻坚宣传主体作用,以村为重点编排文艺节目、地方小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强农民群众教育,培育精准脱贫先进典型,抓好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营造浓厚作战氛围。
指挥部成员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全员参与。按照职责发挥好部门、行业舆论宣传引导作用,突出精准扶贫主题,紧扣精准脱贫重点,抓住脱贫攻坚关键,号召和动员全社会积极主动投身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
效果怎样显——你来看!
领导有力。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任组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责任副指挥任副组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党组书记、办公室各组长以及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各组成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脱贫攻坚大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抓好大宣传工作。
四环紧扣。第一环节,营造氛围。以內宣为主,做好外宣,通过横幅、标语、板报、新媒体等载体,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脱贫攻坚战时氛围。第二环节,政策宣传。以镇村户为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政策宣讲力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扩大政策覆盖面。第三环节,群众宣教。组织开展以精准脱贫为主题的群众教育,充分发动群众,解决部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增强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第四环节,消化矛盾。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让广大群众全面准确知晓理解相关政策,维护自身合理合法权益,降低信访上访率,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载体丰富。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结合“两学一做”、“亮晒作”、道德评议和村规民约制定实施等工作,创新思维,多措并举,积极采取深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板报、刷写标语、政策明白卡、短信微信、地方小戏和新媒体等形式,寓教于乐,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宣传,将触角延伸到作战前线,把党和政府有关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到村到户,让脱贫攻坚声音入耳入脑入心。
真督实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定期对各镇各部门落实脱贫攻坚大宣传工作责任清单情况开展督查督办,完成情况统一纳入县对镇、部门年度脱贫攻坚考核。
麻坪镇小小“服务卡”助力脱贫攻坚
“老张,我刚看了你建房进度情况,抓紧时间建,力增主汛期前搬进新房居住。这上面有我的姓名、手机号码和对你脱贫帮扶措施等信息,你有事只管给我打电话就行了!”,这是麻坪镇镇长向他包联的贫困户张昌清送上“服务卡”时说的话。
近日,该镇全体包组联户干部一边将包组联户“服务卡”贴在帮扶对象家门口显眼位置处,一边介绍“服务卡”上面的内容。“有了这张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就可以及时向包组联户干部反映,跟他们商量,请他们协助解决,方便多了,挺管用的,今天他上来就给我捎买了几样日用品,节省了我的时间,我起了一大片烟地的垄!”贫困户胡万锋高兴地说道,以上只是该镇脱贫攻坚工作一个小小的缩影。
自全县脱贫攻坚冲锋号全面吹响以来,该镇迅速组织包组联户干部进村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一对一”对接交流,详细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精确诊断致贫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把建档立卡再次“回头看”工作与扶贫政策宣讲紧密衔接,逐村逐户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做精、做细、做真、做实、做好。同时,镇上要求全体包联干部必须彻底吃透扶贫政策精神,为贫困户提供最优服务,力保其得到最大的帮扶实惠。目前,该镇对贫困村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全面启动,对贫困户不安全住房、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社会事业保障等帮扶项目已全面铺开,脱贫攻坚工作有组织、有程序的正在稳步推进中,为贫困户在2018年前全部如期脱贫摘帽共进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红军镇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
红军镇以产业扶贫为着力点,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该镇把精准扶贫与加快镇域经济开发相结合,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能人+农户”等发展模式,从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提供扶持,因户制宜,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时,实施“扶智”工程,培训贫困农民,新增技能劳动者。截至目前,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落实扶持资金350万元,辐射带动31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脱贫的“希望列车”
吕河镇秦家塔村是全县脱贫攻坚的重点村,该村自然条件差,村民居住分散,思想落后,无主导产业,致使贫困户达133户、436人。如何摘掉秦家塔村的贫困帽子,拔掉贫困户的穷根,县双创办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成员多次商议,经过调研,决定利用库区资源,开展水产养殖。
因地制宜创办合作社。该办接到脱贫攻坚联村任务后,先后多次到村入户,根据村情,结合当地发展。通过实地调查摸底和走访群众,将借用桂花电站秦家塔村段的库区,开展水上养殖的这一思路,迅速与村两委达成共识。立即组织该村的三委班子、党员干部、村上能人、群众代表、村民先后召开6次会议,进行商讨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可行性方案,通过会议,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并一致通过。在短短地两个月时间,成立了旬阳县桂花香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多种渠道协助村上于3月16日办理合作社证件,注册资金180万元。
广泛宣传动员入股份。合作社证件手续办理到位后,水上养殖资金又从何处来,双创办领导和第一书记及村领导通过商议,采取入股形式,开始逐组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宣传政策,采取自愿,动员村民入股。在一周之内,全村328户中有220户入股,股金达到36万元,其中133户贫困户中的89户入了股份,股金达到13.5万元。为了使贫困户真正享受入股政策和实现脱贫目标,村上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对25户无力入股的特困户进行商议,免费为其入股一份,享受分红政策。
抢抓时节安全投放鱼苗。近期是投放鱼苗的大好时期,为了快速投放鱼苗,村投资8万元在湖南购买了两道坝河上下拦河网,投资30万元在胡北孝感市购回25吨、5万尾鱼苗。在运输路途中,由于旬平路的坝河桥至屋场村的道路正在实施改造,道路不通,为了不使鱼苗受损,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连夜徒步到十天高速旬阳出口处会同运鱼苗司机,同行50公里绕行至安康张滩到坝河,顺利运回鱼苗。这一事迹感化了全村的党员干部。第二天清晨,30位村名和党员干部自发集中到库区,义务协助投放鱼苗。随着合作社的创办,鱼苗的投放,秦家塔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贫困户有了脱贫的信心。
我县掀起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热潮
镜头一:电子商务知识培训。为全面推进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对接,县供销社牵头举办了全县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训会上,围绕电子商务基本知识、电商扶贫、如何开展基于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和电商人才扶贫等内容进行了讲解;结合实际就农产品与电商互联网、农村电商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新趋势、县级电商平台运营服务模式、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知识进行了培训。
镜头二:农业产业技能培训。近日,我县脱贫攻坚油用牡丹专业技能培训班开班, 来自各镇120余名产业大户、农村经济带头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参加了专题培训。本期培训由县农林科技局和县妇联会共同承办,对油用牡丹育苗技术、栽植技术、田间管理、花茶采摘、种籽采收等进行详细讲解。
镜头三:手工缝制足球培训。由县妇联、城关镇联合举办的手工缝制足球培训班首次在城关镇李家台村开班,村内86名妇女参加培训。手工缝制足球是旬阳县圆梦公司引进的项目,由厂家提供原料,产品回收。培训采取理论联系实操的教法,现场讲课,分发材料让妇女们动手操作,技术员分组指导,教授要领,技术合格后签订合同。据悉,该县妇联将手工缝制足球作为贫困妇女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从4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组织18-45岁、视力正常的妇女参加培训学习,计划培训10期1000人,拓宽妇女就业增收渠道,改善贫困妇女家庭生活条件。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十九期)[ 04-25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十一期)[ 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