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总第十九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4月19日
导 读:
县委专题安排部署聚焦脱贫攻坚深化道德评议工作
金寨镇巧借道德评议活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棕溪镇:四送四帮服务群众促精准扶贫
县委组织部利用远程教育服务精准扶贫
我县健康脱贫精准开方对症下药
县残联全力推进贫困村精准脱贫
县委专题安排部署聚焦脱贫攻坚深化道德评议工作
近日,县委召开会议,专题安排聚焦脱贫攻坚深化道德评议工作。要求各镇各部门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提升对道德评议的认识,统筹兼顾,平衡发展,全面推进,做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两手抓、两手硬。二要聚焦主攻目标,深化道德评议活动。围绕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发挥道德评议载体平台作用,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安于现状,等、靠、要、缠、闹、比等思想问题。充分发动群众开展评议,不断提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公平正义、诚信知理、崇德友善、互助孝仁的正能量、好风气。三要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方法措施,开展道德评议。深入群众,调查走访;说事论理,集中评议;褒扬先进,治惩丑恶;包帮劝导,教育转化。
金寨镇巧借道德评议活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为全面催生贫困户内在发展动力,彻底破除“等靠要”思想,真正从精神上扶起来“富”起来,金寨镇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题,从扶志扶气入手,掀起新一轮道德评议活动热潮。
一是议“精准识别”促知耻后勇。参照贫困识别“六看八不准”要求,评委会成员对现有系统内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特别是对申请参评未通过的户进行评议,让“因懒致贫”的户反省自强,让未评选进入系统的扯筋户惭愧“息诉罢访”,让“脱贫光荣、安贫可耻”意识深入人心。二是评脱贫成效促 “比学赶超”。通过会前深入走访了解,结合贫困户脱贫措施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会上评出工作成效突出的包帮干部、带动群众致富的产业大户、不等不靠奋发自强和脱贫进度快的贫困户,同时对应评出反面典型,让帮扶者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贫困户明白“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实现“弱鸟先飞”,从而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目前,该镇15个党支部、68个村民小组正在全面开展评议活动,评出的各类先进典型和“懒人”、“扯筋户”,将登上各村“红黑榜”,通过道德力量唤起全民自强自立意识。
棕溪镇:四送四帮服务群众促精准扶贫
棕溪镇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帮项目、帮资金、帮咨询、帮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四送四帮”活动,为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注入强劲动力。
四送到户鼓斗志。为激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帮扶责任干部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通过座谈培训、赠送资料等形式向所联贫困户宣讲法律常识、惠农政策、健康知识及烤烟、魔芋、畜牧、拐枣等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引导其转变观念,不等不靠,鼓励其艰苦奋斗、积极创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还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树立文明新风。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全镇13个村2105户贫困户赠送农业科技、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用工信息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现场解答政策疑问3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实用技术培训2余场300余人次。
四帮到户促发展。各帮扶干部围绕贫困户致贫原因、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帮扶举措,并快速落实到位。对于需要政策兜底的,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政策衔接,做到“两线合一”,定时不定时地实施关爱服务,确保小康路上不掉队。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综合运用各类扶持政策,支持发展农业、商业服务等特色产业,有效增加经营收入,引导其与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带动发展产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稳定增加收入,目前,已启动农业产业发展项目5个,转移劳动力400余人。对需要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结合避灾扶贫搬迁、保障房建设等政策机遇,创造条件,尽力解决。
县委组织部利用远程教育服务精准扶贫
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办好“三堂课”,发挥“三个作用”, 为精准扶贫提供政治保障和技术支持。
借助平台资源优势,办好“三堂课”。加强舆论宣传,办好思想课。组织广大农村党员群众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了解、学习方针政策,自觉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打牢思想基础;强化政策引导,办好理论课。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移民搬迁、农村低保、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教育、卫生、人社、民政、金融等惠民政策讲清、讲实、讲透,掌握政策,吃透精神,筑牢理论基础;突出技能提升,办好技术课。围绕烟、畜、姜、桑、果等主导产业,通过远教平台、互联网等收集整理种植、养殖、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课件,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学技术,提技能,实现产业脱贫。
借助人才资源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发挥“第一书记”作用。第一书记指导村级管理员借助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宣传精准扶贫方针政策,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科教、实用技术和政策理论片,引导党员群众寻找脱贫致富门路;发挥部门培训队伍作用。整合农林科技和人社部门的 “人人技能工程”、“职业农民培训”、“创业就业培训”等培训资源,培训农村产业大户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强就业创业技能,增加务工收入;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组织“土专家”、“田秀才”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采取典型示范、结对帮扶等措施,向农民群众传授现代种植养殖业技术,发挥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带动辐射作用。
我县健康脱贫精准开方对症下药
我县针对因病致贫顽疾,拟定健康脱贫政策处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为贫困群众健康减负,助力脱贫攻坚奔小康。
处方:五项政策助脱贫。一是在全面落实好现行合疗报销政策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参合贫困家庭住院报销同比提高10%,增加贫困群众实际报销比例;二是白血病等7种Ⅰ类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80%,降低贫困群众看病实际支出;三是高血压等10种Ⅱ类门诊慢性病,按照“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处方”药物定点免费供给,实现兜底保障;四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出资参加新农合,免缴合疗基金;五是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按照不少于10%的比例设置扶贫病床,镇卫生院按不低于2张的比例设立扶贫病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收挂号费、床位费、诊查费和注射费。
减负:四个减少降费用。一是今年从合疗基金中拿出945万元为参合群众购买大病保险,大病二次报销起付线从去年的3万元,降低到1万元,封顶线从15万元提高到30万元,年度内将会为大病患者减少实际支出1400余万元;二是通过合疗报销比例的提高,年度内可为贫困群众节省医疗支出600余万元;三是通过设立扶贫病床,免收挂号费、床位费、诊查费和注射费,可为贫困群众降低医疗支出300万元。四是通过免费为丧失劳动能力患者购买合疗和10种Ⅱ类门诊慢性病药物免费供给,将为贫困患者提供568万元的兜底保障。总计可为贫困户减轻医疗负担2868万元。
县残联全力推进贫困村精准脱贫
联村工作“来实的”。在精准摸底识别后,县残联与红军镇和村“两委”班子确定全村脱贫工作重点从“治病疗伤改现状”转变为“强筋健骨拔穷根”。结合该村及各户实际做好扶贫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帮扶措施,做到项目设计到户,增收脱贫任务到人。在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条件、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扩大家庭养殖规模等方面给予精准扶持。并筹集3万元用于解决修建村组便民桥、村委会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配套服务。
帮户扶残“捞干的”。因户施策,县残联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上做文章。以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推进“访贫问需解难”活动纵深开展,为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和重度残疾人送棉衣、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根据村上大多数贫困户希望发展生猪养殖的意愿,县残联及时对具备发展家庭养殖条件的贫困户进行摸底登记,筹集近8万元专项资金为52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特种黑仔猪101头,并签订发展养殖协议书,确保贫困户发展产业有基础,养殖过程有监管,养殖产品有收入,帮扶措施有实效,农民增收有着落。
干群连心“动真的”。建立县残联精准扶贫“三包”机制,单位包村,股室包组,干部包户。为每个贫困户发放一本扶残助残服务指南,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党的惠残政策。制作一块包帮精准脱贫公示牌,在实际包抓工作中践行“亮晒作”。设计一份干部包帮脱贫到户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责任。印制一个“包帮脱贫档案袋”,将脱贫信息、资料、档案集中管理,以便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人手一册脱贫攻坚工作手册,确保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任务、有落实。制做“干部包帮明白卡”和“干部包帮连心卡”,确保精准包帮,“零”距离沟通。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十七期)[ 04-11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十期)[ 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