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十七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1 15:40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第17期(总第十七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4月11日

 

导 读:

脱贫一线:合作社给贫困户发工资了

甘溪镇推行干部履职“痕迹化”管理

县委办:对脱贫攻坚中五种情况问责

县住建局探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县国土局项目支撑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一线:合作社给贫困户发工资了

“大家来领今天的工资了,邹纪武80元,许名林80元… …”。这是日前棕溪镇车家坡村合作社给贫困户发放工资的一幕。

贫困户为啥能领工资?合作社理事长徐尤文解释说,今年,县发改局围绕产业脱贫,在我村扶持发展油用牡丹和拐枣产业。我们这些在外创业的人,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希望,在发改局的帮助下,我们9人共同出资200万元,成立了旬阳县太平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村上的土地、林地等资源,发展油用牡丹、拐枣、香菇种植,林下养殖等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合作社决定主要聘用本村村民,重点是贫困户,现在我组25户贫困户都在我这登记造册,一有农活,电话通知,为合作社干一天活儿,管吃管喝,当天发工资!今天就有10来个人为合作社的百亩油用牡丹基地除草,总共发了千余元工资。

“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把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产业,让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生产和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村上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经济效益,使贫困户在合作社的统一经营中获取收益。

徐尤文说,“目前合作社刚刚成立,处于起步阶段,农民要做的活不多,主要采取按天按人开工资的方法,等产业发展成熟了,就吸纳固定的农民当工人,给大家每月开工资!到那时候,车家坡村脱贫致富恐怕不是什么难事了。”

 

甘溪镇推行干部履职“痕迹化”管理

甘溪镇创新干部监管模式,推行干部包帮贫困户 “痕迹化”管理,做到监管服务有章可循、责任追究有据可查、奖罚分明有据可依。

监管干部有章可循。相继出台了甘溪镇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考核管理制度、村四职干部考核管理制度、包帮干部考核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推行痕迹化监管模式,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责任追究有据可查。建立干部包帮贫困户二维码平台,通过手机扫描贫困户的二维码,凡是帮扶措施不到位,与贫困户见面少,帮扶力度不明显等问题将受到镇纪委的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 奖罚分明有据可依。把干部职工包帮情况纳入干部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中,作为日常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重分值比重,并作为年终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先重要依据。连续两个年度扶贫工作考核为一般等次的,个人年度考核原则上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档次。真正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干部职工不脱帮,使每位帮扶干部产生紧迫感。

 

县委办:对脱贫攻坚中五种情况问责

县委办夯实干部包帮贫困户脱贫责任,与办公室所有包帮干部签订责任书,对五种情况严格问责:一是严格问责对脱贫攻坚工作认识不深刻、思想不重视、“三转”不到位的干部;二是严格问责进村入户走过场、工作漂浮走形式的干部;三是严格问责脱贫措施不具体、落实不得力的干部;四是严格问责工作效果不明显、群众不认可、第三方评估验收通不过的干部;五是严格问责在上级检查、督查、暗访中出现问题的干部。在问责干部的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干部年度绩效考核。

 

县住建局探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我县有危房贫困户13761户、其中169个重点贫困村有C级危房户4782户,这些贫困户绝大多数都是搬不离、移不走、建不起房的贫困户,如何破解贫困户的住房难题,县住建局在所包联的城关镇李家台村积极探索,总结出“六统一”改造方法。

统一入户实测丈量。县设计室组织测量队伍对该村所有C级贫困户危房由逐户实测丈量、绘制施工图纸,制定排危改造方案。统一制定改造方案。制定统一改造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以及贫困户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改造对象必须是登记造册的所有C级贫困户,按照个人申请、评议公示、镇审查、县复核的工作程序。统一专业队伍施工。改造工作采用专业施工队伍和土专家相结合的办法统一施工队伍,对农村老瓦房、石板房改造聘请当地土专家统一施工,其余改造工作由专业房建队伍施工。统一扶持补助政策。补助资金采取单位帮一点、项目补一点、群众出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危改资金困难,具体依据各户的实际工程量计算,实行单位补贴,农户补差的办法。统一改造质量标准。将全村的贫困户危房按不同类别进行改造,统一制定改造质量标注。统一建立档案资料。由驻村工作队统一为危改贫困户建立危改工作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并将危改户信息录入《国家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县国土局项目支撑助力脱贫攻坚

县国土资源局立足自身职能,做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和护坡挡墙三篇扶贫配套项目文章,助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期间,该局计划申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9个,总规模14600亩,总投资2946万元,涉及城关、构元、棕溪、小河、赵湾、白柳、段家河、神河、麻坪9个镇35个村;计划申报省级财政补助地质灾害治理项目6个,总投资3700万元,治理后可消除威胁住户2500余户8900余人;计划上报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护坡挡墙项目71个,总投资1.2亿元,预计可安置14001户47363人。在做好项目支撑的同时,该局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快用地报批进度,依法依规做好移民安置点、移民户的用地审批工作,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