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6年工作目标及重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而紧迫。今年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以上,达到143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达到18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达到137亿元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以上,分别达到30800元和9435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精准扶贫与贫困脱帽并抓,全力打赢脱贫首战。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坚持以“三包三定”为抓手,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攻对象,综合运用“五个一批”的脱贫举措,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提高扶贫“精准度”,全面完成40个贫困村2.91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任务。
精准摸底建档。摸清搞准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收入来源等真实情况,按照脱贫出、返贫进的原则,准确及时做好年度数据更新和信息录入工作,把项目规划、资金使用、扶贫效果等扶贫过程纳入动态监测,做到扶贫对象准确无误无缺。
精准落实责任。夯实县级领导包镇责任、各镇党委政府主要责任、县级部门包村责任、贫困村具体责任、贫困户主体责任,做到人员责任划分清晰,具体事务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严密清晰的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同时,彻底解决贫困户等、靠、要、懒、比的问题,激发自身能动性,进而内外结合共保脱贫。
抓好产业引领。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对全县2016年脱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帮扶,达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来源。强化技术服务,建立县镇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实行农林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制度,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用活产业扶持资金,创新互助担保、贴息贷款等融资模式,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问题。
改善环境脱贫。对生存环境艰苦或居住条件差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移民搬迁,同步规划发展致富产业,使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施贫困户美居工程,为无力搬迁改造的贫困群众修缮房屋、美化居室。扎实开展整村推进项目,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经济发展基础。
政策兜底扶持。健全教育、卫生、兜底扶贫机制,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资助,对贫困家庭的高中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使脱贫群众不返贫,一般群众不致贫;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特殊贫困人口,实行低保兜底,应保尽保。广泛动员县内外能人居士、企业老板、爱心人士,贡献力量、建设家乡,促进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贫困村聚集、向贫困户投入。
- 上一篇:县十七届人大四次政府工作报告[ 03-27 ]
- 下一篇:县十八届人大二次政府工作报告[ 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