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承载着农村发展的诸多元素。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山区农村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其中行政村合并、新社区建设、自然村迁移等村庄变迁成为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期,旬阳县委农工部(政研室)课题组深入部分村(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方式,听取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对全县近10年村庄变迁情况开展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村庄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深度影响着村庄变迁。据县民政局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县辖14镇14乡319个村(居),其中309个村,10个居民委员会,共1952个村(居)民小组128251户。2009年10月,改乡设镇,双河居委会与双镇村合并为双河居委会,届时全县辖318个村(居),其中300个村委会,18个社区居委会,共1929个村民(居)小组。2011年6月,撤乡并镇、改乡设镇,届时全县辖22个镇,318个村(居),其中282个村委会,36个社区居委会,共1929个村(居)民小组。至2013年底,全县辖22个建制镇318个村(社区),其中266个村,52个社区(含42个农村社区),共1919个村民小组。
从近10年村庄变迁情况来看,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部分行政村变社区。在城镇化的拉动下,边远农村人口向集镇和交通便利的公路、江河沿线聚集。乡镇撤并后原政府驻地的村,以及部分人口集中,信息交通便利的中心村调整更名为农村社区。10年间,全县行政村(社区)的总量稳定,行政村调整更名后数量由原来的309个减少至266个,共减少43个,减幅为13.92%。其中21个镇驻地农村社区转为城镇社区。二是自然村空壳化明显。按我县传统口径,一个村民小组大致为一个自然村。总体上,受立地自然条件等影响,我县自然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80%的自然村人口不足300人。10年间,全县自然村由1952个减少至1919个,共减少33个,减幅为1.69%,数量变化不大。受劳务经济和移民搬迁影响,农村原来一部分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传统院落不同程度出现“空壳化”。三是村庄面貌大为改观。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在交通条件改善后,农村掀起拆旧建新的热潮,农民住房普遍由传统土木砖瓦结构向钢筋砖混结构升级转型,在改善人居条件的同时,村庄面貌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陆续建成一批水、电、讯配套,文体设备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移民安置点,形成新的自然村庄。
二、成因简析
纵观近十年全县村庄变迁,无论是行政村还是自然村,其结构与数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里面既体现了社会发展演进的必然规律,也顺应了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展现了山区农民群众生活变化各种元素。
一是自然灾害频发迫使村庄变迁。陕南秦巴山区属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常常一场暴雨让很多农民数年积累的财富荡然无存,甚至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0多年前,我县原桐木乡涌泉村三组曾发生特大泥石流,总量达32万立方米,灾害造成3人死亡、12人失踪,大量房屋农田损毁。为摆脱地质灾害威胁,借助国家扶持政策,一部分农户陆续实施了移民搬迁。特别是2011年后,通过省上整合各类搬迁补助政策,推进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加速了自然村庄变迁。据统计,近三年全县规划移民安置点116个,已完成集中搬迁安置5724户20092人,在这一安居工程的有效推动下,一部分居住条件恶劣的自然村庄逐步消失。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催生村庄变迁。党的十七大后,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民不再单一依赖于土地而生存,一部分有条件农民陆续进城入镇落户定居,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其拉动效应日益明显。截止2013年底,全县共建成农村新型社区36个。城关、神河等重点镇周边区域的中心村,人口加速聚集,形成农村新社区,党家坝、金河口等村于2003年后相继改设为社区,实现村庄快速转型。自然条件较好的吕河镇敖院村,2003年由原敖院、养马沟、柴家垭三个村合并而成,随着其位于主交通干线附近的人口不断聚集,2011年更名为敖院社区,现有6个自然村615户2278人。伴随城镇化这一趋势,加速村庄变迁步伐。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村庄变迁。我县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立地条件决定了农业产业布局,大量分散的土地耕种需要农民就近居住,以便于生产生活,因而传统自然村庄相对分散。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自然选择由高山、边远乡村向集镇、河川及公路沿线迁移。特别是受劳务产业影响,农村90%以上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全县许多小村庄已成为留守人员为主体的“空心村”。赵湾镇王庄村原子房沟和马蹄沟两个自然村都是人口过百人的大村落,由于其距集镇近30公里、基础条件非常差,产业发展滞缓,当地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一部分在外务工创业有成的农民工直接选择在城镇买房定居,如今子房沟无人居住,马蹄沟亦仅剩5户留守人员。
三、工作建议
村庄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人口迁徙、大量农民与贫瘠土地的依附关系日渐剥离,无人居住的老旧村落走向消亡是大势所趋,交通、信息等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村庄撤并亦势在必行。立足山区农村实际,在新一轮村庄的区划调整和规划建设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以方便生产生活为原则,以改善居住条件为方向,以提升生活品质为根本,使村庄成为承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靓丽符号。
一是立足山区实际,做好村庄规划。在新一轮村庄规划建设中,应切实遵循陕南山区农村实际,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等相关规划,对于纳入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发展受限村庄和规模偏小村庄区别对待,以中心村为重点,以部分自然村为补充,鼓励农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对于有意向搬迁的农户,应鼓励和引导向县城和集镇移民安置小区。移民新区不仅统一规划建房,应整合项目同步抓好配套设施及增收产业规划,增强新村庄的承载力,避免集中安置点“空壳化”。
二是顺应群众需求,合理撤并村庄。在新一轮行政村撤并调整中,应充分考虑方便山区农民生产生活和安全宜居等因素,兼顾村域面积、人口、产业等要素。建议对自然条件受限、土地资源紧缺,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村庄,向用地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就近迁并。打破现有行政村界,按照地域相邻、习俗相近的原则将部分村庄调整并入中心村,不能单一把人口规模作为界定是否撤并的标准,避免行政村越并越大,造成群众办事不便、基层组织管理困难等后遗症问题。
三是调整投资方向,加快村庄建设。建议对自然条件劣恶,人走房空、受益面窄的“空心村”,今后不再安排路、电、水等基础建设项目,避免重复性建设。整合新农村建设项目,主要向受益人口集中、带动面大的移民安置点和中心村(社区)投入,加快道路、绿化、供排水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村庄品位。对拉动就业、提供就业的产业园区、合作经济组织和工业企业,财政、农业、工商等部门应优先申报享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并争取减免相关费用。
四是秉承地域特色,完善产业布局。在新村庄建设中,应遵循当地山水风貌和历史文脉,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建议对一些资源优势明显的自然村,依托现有基础,培育和做强特色产业;对人口集中的中心村(农村社区),通过发展产业园区,引进小型加工企业,发展三产服务等,多途径解决搬迁户远离土地之后的生存就业难题。同时,完善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成辐射周边地域的发展中心。
五是在传承中发展,保护传统村落。2013年我县赵湾镇中山村(郭家老院)成功入选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在村庄撤并和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妥善解决好当地农民的安居和发展问题,可通过规划新的集中安置点,逐步实施搬迁。另一方面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活动。严格执行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使记载陕南农村乡风民俗、历史文化符号的传统村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 上一篇:旬阳县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思考[ 06-12 ]
- 下一篇:浅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