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工作交流> 正文详情

旬阳农商银行的“三农”情结

作者:吴礼刚 杨才文 发布时间:2014-04-29 09:4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农商银行是陕西省第十家信用联社改制为商业银行的单位,201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居全省107家县域机构第五位,获标兵单位。该行的跳跃式发展,除了砥砺奋进,脱胎换骨般的机制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始终坚定的“四个面向”市场定位和不变的“三农”情结。
    更名不更姓  改制不改向
    从1996年10月开始,旬阳农信社先后与农行脱离隶属关系、统一县级法人、进行商业化改革,是一条执著坚持、铿锵变革的发展之路。岁月如歌,十几年风雨兼程、奋力拼搏,旬阳信用联社牢记“农”字号特点,秉承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理念,稳妥促进业务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践和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了政府、企业、客户、股东、员工多方共赢。
    2013年10月30日,是载入该行发展史的重大日子,这一天由旬阳信用联社改制组建的旬阳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开始以崭新的面貌竭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更名改制过程中,有客户担心新组建的旬阳农商银行在发展方向上会不会改变,在服务力度上会不会减弱。针对这些顾虑,旬阳农商银行行长温汝涛坦言:“新成立的旬阳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按照‘更名不更姓,改制不改向’的原则,依靠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再造发展优势,助推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村商业银行,用新机制、新形象、新服务,倾力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便捷、满意的服务。”
    2013年该行累放贷款322556万元,其中累放农业贷款321074万元,农贷占比99.54%。2014年,按照“淡化审批、强化监督”的要求,他们进一步调整业务管理思路,扩大分支机构权限,增加授信业务种类,优化授信流程,目前已为全县10.2万农户授信81.1亿元,为1023户个体工商户授信3.4亿元,为504户劳务经济户授信1.5亿元,为65家中小企业评级授信11.1亿元,其中90%以上客户都是涉农企业或个人,这为信贷支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项制度”中的信用文明
    早在2002年,旬阳农商银行前身旬阳信用联社就开始探索以政府、信用社、村委会和农户为主的“三位一体”农村信用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农村诚信工程,优化城乡信用环境,创新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方式,促进了农村信用文明和诚信旬阳建设。
    推行评级授信制度,打造农户贷款“绿色通道”。坚持农户评级授信动态管理,依照农户资产状况、产业规模、人格品行和信用记录一年一调整。单户授信额度由过去最高的5万元提高到15万元,贷款期限由过去的1年延长到3年。
    推行授信通知制度,推广农户贷款“通行证”。改过去农户凭贷款证贷款为农户授信通知书,农户凭“通知书”按“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原则随时到辖内农商银行网点办理小额信用贷款。“通知书”实行年检制度,依据农户上年度的信用记录和生产经营状况确定当年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推行农户贷款公示制度,实行“阳光信贷”工程。在全县318个行政村悬挂“农户贷款评级授信公示牌”。公开包村客户经理照片、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公开农户评级授信程序、评级授信情况、小额贷款流程、支农贷款发放情况、整村农户贷款情况、信用村创建情况;按季度更换公示内容,动态真实反映农户资信状况和农商银行的信贷扶持效果。
    信贷支农的“三项制度”完全契合当地的“三农”需求,因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广大农民群众非常乐于接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授信额度的扩大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使评级授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将信用文化融入了整个“三农”经济发展之中,让农民享受到了良好的金融服务,人人争当诚信排头兵。
    甘溪镇施家坡农民罗功政手持农户小额贷款评级授信通知书,到甘溪信用社借款5万元,整个过程只用20分钟。他高兴地说:“到信用社贷款就像在银行取自己的存款一样方便!”如今,甘溪信用社已经更名为甘溪支行,但传承信用社与“三农”的这份情谊却越来越浓,愈来愈深。
    “三大工程”架起致富金桥
    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旬阳农商银行全面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下沉服务重心,提升服务水平,将“三大工程”打造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和品牌工程。
   加快推进自助设备“镇村通”工程,安装ATM取款机39台,查询机38台,布放POS机538台。开通手机银行26473户,网上银行14352户。累计发行富秦卡144465张,家乐卡23420张,预制社保IC卡148790张,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满足城乡不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贷款条件、流程、利率、收费标准等,公开贷款发放结果,广泛接受社会公众投诉和建议,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处理并及时反馈,让客户的监督真正成为信贷防腐的阳光;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在农村小集镇、小超市、农资集中销售点定期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促进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的推广应用;强化金融流动服务,落实客户经理包村服务“四个一”制度,坚持做到每村一个公示牌,每户一张支农联系卡,每名客户经理一本工作日志,网点每月一张监测表,确保村村都有客户经理提供巡回金融服务;落实贷款公示制度,逐村签订农村金融服务合同、设置农村金融服务公示牌,将贷款品种、贷款条件、贷款流程、办贷时限、收费项目、客户经理信息、廉洁办贷承诺和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开,方便农户贷款。
    依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该行重点突出对现代农业、城镇化建设和民生金融三大领域的信贷投放。2013年累放个体工商户贷款2.6亿元,累放劳务经济户贷款1.9亿元。持续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累放中小企业贷款3.8亿元。在全县22个镇成立“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全力构建创业促就业金融服务平台,发放创业促就业担保贷款4318万元,余额达到1.6亿元。在全省县域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估中,该行连续3年被评为A类优秀单位。
    旬阳农商银行凭着不变不舍的“三农”情结,以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实现了县域经济繁荣、居民增收和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多方主体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搭建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