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成效。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民生至上,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投入的比重,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生活更具品质。以“双高双普”为抓手,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解决“择校”、“大班额”现象,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办好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制度改革成果,狠抓医德医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建立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强重大疾病、疫情防治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推进计划生育绿色惠民政策,扎实开展省级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认真做好“三查”、节育措施落实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深入开展优生促进、计生家庭创业活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文艺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着力打造太极城文化品牌。抓好基层文化“五个十”示范工程,加快杨泗庙、黄州馆修复工程及县博物馆扩建、汉江航运博物馆建设,夯实文化发展基础。公开、透明、规范操作人才招录、人员流动和职称评聘改革工作,认真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国家级和第二轮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做好蜀河、大岭、桂花、钟家坪电站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推进殡葬改革,逐步引导居民树立现代文明的丧葬观念。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实抓好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各项工作,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向社会公众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自主创新在转型升级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群众生活更有底气。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不断开发公益性岗位,努力扩大就业渠道,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手工业,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再就业安置5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稳步扩大各类社保对象,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分类享受、制度健全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8%、95%和 98%以上;深入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建立病种和费用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加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敬老院的管理,建成关口、蜀河区域敬老院。完善“中心敬老院、区域敬老院、镇敬老院和并户包帮”的五保供养工作模式,探索城乡养老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加强慈善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弱势群体保障水平。高度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尽力使特困人员不为饥寒所迫、大病所困、失业所忧、灾害所难,切实增进社会公平和幸福感。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生活更为安宁。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持续抓好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尾矿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烟花爆竹、食品药品、森林防火、防汛防滑等安全管理,推进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严密稳控各类特殊群体,及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依法依规、把握政策标准的原则,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六五”普法和平安旬阳创建工作,开展“打四黑、除四害”行动,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贺清玲】
- 上一篇:县十七届人大二次政府工作报告[ 03-27 ]
- 下一篇:县十七届人大四次政府工作报告[ 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