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加强生态建设为契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旬阳人民的福祉所在、财富所在和美好未来所在。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护水养山,恢复和保护秦巴汉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生态立县第一战略理念,大力倡导循环发展、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不断健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环境执法监察和监测,深入开展环保治理专项行动,建设沿江沿河集镇垃圾处理场和蜀河、吕河污水处理厂,逐步建立村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继续加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汉江绿化、绿色长廊等重点生态工程和生态文明镇村建设,抓好县城集镇周边的绿化和墓地绿化,做好南羊山、八卦山、铁桶寨、王莽山、西岱顶等重点区域的原生态保护,不断巩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成果。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培育旅游这一后续产业,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围绕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突出太极城、鸡血石、蜀河八大件三大名片和观天然太极城、赏秦巴山水、游蜀河古镇等主题组织开拓市场。今年,重点打造太极城、汉江、蜀河古镇一日游线路。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围绕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星级酒店,提升重点旅游村镇和特色经营示范户建设质量,完成水银古矿洞考察鉴定,建成观极台、黄州馆、杨泗庙项目,强力推进太极城、八卦山、西岱顶、红军纪念馆二期等一批旅游项目,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
(六)以增收节支为核心,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不断壮大县域财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为重点,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一是稳固财源。不断壮大矿产、烟草、房地产等骨干财源,大力培育三产服务等新兴财源。理顺重点领域、直属企业等骨干税源征收关系,确保足额入库。加强矿产、房地产、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税收征管,建立非税、国税、地税数据资源共享机制,确保应收尽收。正确执行税费减免政策,减免资金实行先征后返。努力盘活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缓解财政困难。
二是优化支出。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努力化解各级债务,控制新生债务,认真落实 “一签三审”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有效控制公务费用开支。制定管住吃喝、严管公车、规范考察和精简会议具体办法,大力压缩非生产性、非民生性支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强化审计监督,确保各类资金专款专用。
三是深化改革。深化财政补贴农户资金兑付“一卡通”改革工作,将各项惠农资金统一纳入农民补贴网络发放。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继续推进公务卡改革工作,全面启动非税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一个系统、一种模式、一种票据、一个账户“四个一”体系。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渠道作用,利用融资平台撬动社会资本,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以工业园区升格为契机,探索投融资平台创新。加快推进县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力争年内挂牌运营。
【责任编辑:贺清玲】
- 上一篇:县十七届人大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02-13 ]
- 下一篇:县十七届人大三次政府工作报告[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