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表明,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3年的年人均1700元增长到2008年的年人均10223元,增长6.0倍,年均递增12.7%;消费支出由1993年的年人均1831元增长到2008年的11504元,增长6.3倍,年均递增12.6 %,这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旬阳县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能力显著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消费心理更趋理性化。
一、城镇居民收入明显提升
1993年——200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表一) | |||||
年份 |
可支配收入 |
其 中 | |||
工薪收入 |
经营性收入 |
财产性收入 |
转移性收入 | ||
1993 |
1700 |
1316 |
16 |
19 |
349 |
1994 |
2171 |
1621 |
55 |
7 |
488 |
1995 |
2775 |
2030 |
126 |
41 |
577 |
1996 |
3115 |
2066 |
197 |
20 |
832 |
1997 |
3185 |
2657 |
149 |
29 |
351 |
1998 |
4002 |
3195 |
140 |
283 |
384 |
1999 |
4036 |
3169 |
208 |
88 |
570 |
2000 |
4457 |
3830 |
69 |
126 |
432 |
2001 |
4584 |
3879 |
79 |
121 |
505 |
注:由于2001年以前和以后统计指标和口径不同,故使用两种表式。
2002年——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表二) | |||||||
年份 |
可 支 配收入 |
家 庭 总收入 |
其中 |
扣除项目 | |||
工薪 收入 |
经 营 性收入 |
财 产 性收入 |
转 移 性收入 | ||||
2002 |
5456 |
5588 |
4924 |
|
79 |
585 |
133 |
2003 |
5730 |
5913 |
4923 |
212 |
78 |
701 |
184 |
2004 |
6198 |
6386 |
5230 |
268 |
4 |
884 |
188 |
2005 |
6618 |
6776 |
5299 |
396 |
129 |
951 |
158 |
2006 |
6940 |
7280 |
5613 |
444 |
141 |
1081 |
339 |
2007 |
8061 |
8490 |
6564 |
461 |
249 |
1215 |
429 |
2008 |
10223 |
10555 |
8152 |
601 |
433 |
1369 |
332 |
注:1、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扣除项目
2、扣除项目=经营性支出+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支出+记账补贴
16年来,旬阳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构成中,工资薪金收入由1993年的1316元增长到2008年的8152元,增长6.2倍;经营性收入由1993年的16元增长到2008年的601元,增长37.6倍;财产性收入由1993年的19元增长到2008年的433元,增长22.8倍;转移性收入由1993年的349元增长到2008年的1369元,增长3.9倍。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工资收入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统计显示,1993年以来的16年,工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稳定在75%-80%之间,年际间变化不大,表明工资仍是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的、稳定的收入来源。期间历经1993、2006年两次工资制度改革,较大幅度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特别是2007年以来,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统一津补贴,今年最低职级人员达到18000元/年;同时,国家多次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标准,加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度增加教育、卫生、交通、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批企业在物资供应、劳务、运输等服务中受益,随着企业效益的增长,职工工资也呈大幅度提高之势。
2、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最快,成为可支配收入的有力补充。经营性收入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份额逐年加大,由1993年的年人均16元增长到2008年的601元,增长37.6倍,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份额也由1993年的1%增长到2008年的6%。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思想观念转化,使得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通过独资、合伙投资、开店取得收益已不再是遮遮掩掩,而成为衡量人们有无经济头脑、脑子活不活的代名词。
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1993-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支出情况表(支出表一) | ||||||||
年 份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一、消费支出 |
1453 |
2022 |
2283 |
2351 |
2654 |
3405 |
3563 |
3939 |
二、非消费性支出 |
378 |
574 |
521 |
583 |
410 |
425 |
723 |
681 |
注:2000年以前,统计指标未分细项,只有消费支出和非消费支出两大部分。
2001-2008城镇居民支出情况表(支出表二) | ||||||||
年 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一、消费支出 |
4136 |
4509 |
4631 |
5104 |
5542 |
6273 |
7458 |
8636 |
1、食品 |
1476 |
1626 |
1583 |
1708 |
1874 |
2035 |
2825 |
3477 |
2、衣着 |
540 |
738 |
756 |
888 |
994 |
1181 |
1135 |
1310 |
3、居住 |
194 |
290 |
287 |
405 |
438 |
559 |
709 |
620 |
4、家庭设备及服务 |
409 |
529 |
486 |
342 |
371 |
274 |
666 |
716 |
5、医疗保健 |
266 |
289 |
244 |
323 |
358 |
527 |
474 |
537 |
6、交通和通讯 |
267 |
412 |
542 |
529 |
432 |
484 |
633 |
838 |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
517 |
560 |
610 |
716 |
832 |
898 |
768 |
777 |
8、其他商品和服务 |
467 |
66 |
123 |
192 |
243 |
314 |
248 |
361 |
二、非消费性支出 |
741 |
979 |
1017 |
1819 |
2499 |
2228 |
2687 |
2868 |
1、购房与建房支出 |
|
|
56 |
607 |
528 |
765 |
25 |
70 |
2、转移性支出 |
|
849 |
769 |
1028 |
1796 |
1081 |
2159 |
2359 |
3、财产性支出 |
|
|
11 |
13 |
40 |
72 |
95 |
119 |
4、社会保障支出 |
|
130 |
182 |
171 |
136 |
309 |
408 |
320 |
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城镇居民家庭支出总量明显增长,消费能力增强。16年来,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由1993年的年人均1831元增长到2008年的11504元,增长6.3倍,年均递增13.1%,其中消费性支出由1993年的年人均1453元增长到2008年的8636元,增长5.9倍,年均递增12.56%;非消费性支出由1993年的年人均378元增长到2008年的2868元,增长7.6倍,年均递增14.48%,非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20.6%上升到2008年的24.9%,上升4.3个百分点。
2、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性支出16年增长5.9倍,年均增长12.6%。八大类消费支出中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年均分别增长13.05%、13.52%、18.1%、10.6%、6%,数据表明人们不仅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而且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是食品消费科学化。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一方面,物价的上升,带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另一方面,城镇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也是食品支出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由解决温饱逐步向讲求营养全面均衡、绿色无公害、讲花样讲特色方面发展,大凡小事进餐馆就餐、高档烟酒已不再那么稀奇,消费层次提升带动了支出增长。
二是衣着消费品牌化。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8年,衣着类消费以年均13.52%的速度递增,增速在八大类消费品中居第二,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的消费不仅满足于实惠、得体,更注重衣服鞋帽的品牌,讲究个性,过去讲究化纤服装,现在棉麻、丝毛等服装大受欢迎,服装鞋帽的档次显示着消费的层次,成为身份的象征。
三是居住舒适优雅化。居住类消费在八大类消费中属于年递增速度最快的一项,这表明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居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自制家具到购买品牌家私,由黑白电视到液晶电视,从电扇到空调,由蜂窝煤炉到电磁灶,无不显示出居民生活的变迁。截止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34台、洗衣机92台、空调106台,不少用具实现了多次更新换代。
四是交通通讯更加便捷。突出表现在县城出租车数量急剧增加,出门打的司空见惯,摩托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部分家庭已拥有了私家小车,上世纪九十年代手拿“大哥大”就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而现在,就连打工仔、学生就有手机,一家两三个手机已很寻常。
五是投资悄然兴起。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呈波浪线趋势,非消费性支出呈“V”型趋势。数据显示,1993年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为79%,到1998年上升到89%,上升了10个百分点,说明人们生活水平在发生了较大变化,1998年达到最高点,从此出现一个拐点,1998年以后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开始下降,于2005年降到最低,此时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仅占69%,到2008年又回复到75%。数据表明,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从解决温饱到小康,从住单位职工宿舍到购买成套住房,家电也实现了更新换代,从原来的只能满足消费到现在通过购置房产、收藏、买保险、投资实体来寻求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本质的转变,更注重子女教育投资、注重自身保健,实现了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尽管16年来,我县城镇居民总体上实现了收入、消费总量增加,收入结构多元化,消费支出趋向全面、质量提升的态势,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有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低保户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住房仍很困难,因病、子女上学而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就业情况亦不容乐观,在今后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紧抓发展主题,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加大贫困群体帮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共赢局面。
【责任编辑:xy_qxx】
- 上一篇:2009年经济快讯第七期[ 09-11 ]
- 下一篇:2009年经济快讯第八期[ 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