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村上有了农家书屋,我一有空就往哪钻,栽烟、养蚕、喂猪 这些书报真管用,我今年栽烟10亩,多亏了书屋帮大忙”。日前,笔者走进段家河镇北庵村“农家书屋”十几位农民正围坐一起开怀畅谈读书看报。
自去年7月份来,该镇乘借新型农民教育活动东风,争取上级部门筹资,社会团体捐助的方式,先后筹资150余万元,成立了7所“农民教育学校”,办起了4家“农家书屋”。目前共为书屋配电脑4台,藏书20000余册,光碟500多张,囊括了实用技能,科普常识,卫生保健,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党的知识,公民道德,计划生育,文化娱乐等9个方面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各类知识。各村配备有兼职管理员,制定有活动制度。每日开放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据统计,自书屋开放以来,接待群众读者12000多人,借阅图书10000余册。村民周贤杰逢人便讲:“我是弥陀寺村养猪大户之一,年出栏200多头生猪的防疫,喂养等方式方法都是书本教的,村里的书屋就像我的家一样,成为每日必去之处。”如今,该镇的“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获取信息,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新平台。
自去年7月份来,该镇乘借新型农民教育活动东风,争取上级部门筹资,社会团体捐助的方式,先后筹资150余万元,成立了7所“农民教育学校”,办起了4家“农家书屋”。目前共为书屋配电脑4台,藏书20000余册,光碟500多张,囊括了实用技能,科普常识,卫生保健,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党的知识,公民道德,计划生育,文化娱乐等9个方面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各类知识。各村配备有兼职管理员,制定有活动制度。每日开放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据统计,自书屋开放以来,接待群众读者12000多人,借阅图书10000余册。村民周贤杰逢人便讲:“我是弥陀寺村养猪大户之一,年出栏200多头生猪的防疫,喂养等方式方法都是书本教的,村里的书屋就像我的家一样,成为每日必去之处。”如今,该镇的“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获取信息,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新平台。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段家河镇发展党员严把四关“保质量”[ 07-28 ]
- 下一篇:关口镇妇女撑起经济发展“半边天”[ 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