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山村里的致富路

作者:陈品 发布时间:2009-04-01 08:0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蜿蜒而上的通村水泥路犹如一条条银丝带,在雨后的山村里显得格外显眼。近年来,旬阳县棕溪镇抢抓通村水泥路建设机遇,累计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81公里,成为当地2万余名群众的致富路。
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交通不便始终是制约棕溪镇发展的瓶颈。“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现状十分严重,群众一度出行难。2006年迎来了全市水泥路建设的新机遇,该镇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上项目,拿方案,坚持把村级公路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部署,超前安排,严密组织实施,狠抓工程质量,克服种种困难,当年完成棕武主干线公路8.6公里。三年来,累计建成通村水泥路17条,81公里,涉及全镇16个村,解决90%村民行路难。
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村水泥路建设,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通村水泥路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每条公路下派一名科级领导具体包抓,实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目标考核制。从领导到一般干部实行工作任务与工资相挂钩,年终对照完成情况发放,完成多少发多少。加强监督,聘请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作为公路质量监督员,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通村水泥路建设顺利进行。村级专门成立了水泥路养护队,负责养护工作,做到修得起,养得好,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路。
破解集资难题
通村水泥路建设是关系广大群众的一项惠民政策,按照“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政策进行,但群众集资成为一大难题。如何发动群众筹资投劳的积极性,让群众自愿出钱出力?该镇采取各种渠道,上下齐抓,多方筹资。领导分片联系,干部包抓到路,大力宣传,逐户做思想工作,不断提高村民思想认识,打消顾虑。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逐村召开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会议,动员群众主动积极筹资投劳。包抓人员扑在工作一线,群众集资后,与承包单位协商,让部分贫困群众参与到通村水泥路建设当中,从中挣回工资,做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联系当地外出务工老板及能人,向他们发一份《致在外务工能人的一封信》,部分老板慷慨解囊,资助家乡建设。同时借助国家项目,带动通村水泥路建设。严格资金管理,所涉及村资金全部到位,没有出现一次群众投诉行为,村组无遗留债务。目前,全镇共筹资600余万元,群众义务投劳2.4万个。
带动产业发展
交通条件的改善,提高运输质量,带动产业发展。群众栽烟不愁卖,既是下雨也能随时拉运农用物资。烟草大户柯贤斌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介绍:“我们吕槽村2007年修通了8公里水泥路,群众集资30万元。我作为栽烟大户体会最深,原来拉一车烟到镇上最低需要2个多小时,现在只需十几分钟。所以我去年栽烟40亩,收入5.4万元,交通便利了发展产业就更有劲儿了!”该镇年种植地膜烤烟1.3万亩,收入1500余万元,年养蚕5000张,发展养猪大户168户,年出栏3.3万头,收入1500万元以上。劳务输出5300人,收入5100万元。通过水泥路的建成,促进了“四大”产业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600元以上。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