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湾镇在实施“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实用人才,把实用人才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农村党员干部,积极支持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人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工程中注重抓好农村党员的带头致富帮扶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夯实四项措施,收到良好的实效,在今年的三级干部会议上,就有46名党员干部受到表彰奖励,占总表彰的90%,有力带动了本镇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强化措施“培”。按照“强烟、壮畜、抓林果”的工作思路,围绕“烟、桑、畜”三大产业开展技术培训,重点结合烤烟的育苗、整地、起垄、管理、分级、早采早烤等关键环节组织烟草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以会代训形式开展培训。围绕建设畜牧强镇在正大圈舍上抓好示范点,组织畜牧大户、支部书记现场参观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将党员培训成为种养致富能手,另一方面又将种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2007年全年共组织各项农技培训45余次,培训农村党员700余人次,纳新党员中有5名是党员大户。
优惠政策“扶”。从2005年开始筹集贫困党员帮扶基金4万元对有经济头脑、有土地、有劳力、缺资金的贫困党员发展产业有重点的进行帮扶,扶持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共有13户脱贫致富,在今年三级干部会上有4户达到产业大户的标准。
结对帮扶“联”。按照“三联共建”的要求,实行镇领导、单位单位负责人和支部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全镇共42名党员结成帮扶对子38对,有20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采取资金进行帮扶,有18户有发展潜力的困难党员采取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和项目支持确保其发展产业尽快脱贫致富,有10户已经成为产业大户。
典型引导“激”。在每个村树立1—3个善于带头致富的党员典型,引导各发展产业的党员在党员致富典型的示范田现场学习,利用典型事迹感染每一位产业农户。同时制定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对达到一定数量的产业镇上实行重奖,在农村党员中形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光荣”的共识,一位受到表彰的党员大户在披红带花游行后说:“过去当兵、考学光荣,现在发展产业也光荣,不但自己得到了实惠,政府还要给红包,真是划算,我今年要多发展产业,扩大规模,在当地发挥好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来感谢党的恩情。”
强化措施“培”。按照“强烟、壮畜、抓林果”的工作思路,围绕“烟、桑、畜”三大产业开展技术培训,重点结合烤烟的育苗、整地、起垄、管理、分级、早采早烤等关键环节组织烟草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以会代训形式开展培训。围绕建设畜牧强镇在正大圈舍上抓好示范点,组织畜牧大户、支部书记现场参观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将党员培训成为种养致富能手,另一方面又将种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2007年全年共组织各项农技培训45余次,培训农村党员700余人次,纳新党员中有5名是党员大户。
优惠政策“扶”。从2005年开始筹集贫困党员帮扶基金4万元对有经济头脑、有土地、有劳力、缺资金的贫困党员发展产业有重点的进行帮扶,扶持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共有13户脱贫致富,在今年三级干部会上有4户达到产业大户的标准。
结对帮扶“联”。按照“三联共建”的要求,实行镇领导、单位单位负责人和支部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全镇共42名党员结成帮扶对子38对,有20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采取资金进行帮扶,有18户有发展潜力的困难党员采取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和项目支持确保其发展产业尽快脱贫致富,有10户已经成为产业大户。
典型引导“激”。在每个村树立1—3个善于带头致富的党员典型,引导各发展产业的党员在党员致富典型的示范田现场学习,利用典型事迹感染每一位产业农户。同时制定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对达到一定数量的产业镇上实行重奖,在农村党员中形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光荣”的共识,一位受到表彰的党员大户在披红带花游行后说:“过去当兵、考学光荣,现在发展产业也光荣,不但自己得到了实惠,政府还要给红包,真是划算,我今年要多发展产业,扩大规模,在当地发挥好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来感谢党的恩情。”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兰滩乡规范“一签四审”加强财务监审[ 03-09 ]
- 下一篇:仁河口乡围绕循环农业唱响春耕“大戏”[ 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