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坪乡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工程于2008年7月开始启动。主体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农民新居建家工程、生态造林工程、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圈厕沼一体化养殖工程和高产田生态改良工程等八大方面。是首个集坡改梯、田面平整、渠路配套、农田防护、人畜饮水、家园建设、生态造林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该工程涉及高坪、平河两个村,总投资950余万元。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布局合理、注重效益”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具体规划建设内容为:一是农田水利工程,按照田、路、渠、堤综合配套的要求,修建坡改梯150亩,土地平整700亩,修田间机耕路 1200米 ,田间人行路 2000米 ,灌溉渠道 3500米 ,排洪渠 1428米 ,新修及加固河堤 2000米 ,取水坝1座。工程总投资565万元。二是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疏溪固堤与治坡相结合,田面平整与渠系相配套,综合治理。修建坡改梯50亩,堤防 2400米 ,疏浚河沟 1800米 ,平整田面300亩,田间配套道路 1500米 ,配套渠道 800米 ,生态造林栽植油桐500亩。工程投资235万元。三是供水工程,按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原则,解决120余户400余人饮用水困难。工程投资50万元。四是农民新居建家工程,按照“庭院整洁化、墙面白粉化”的要求,解决50余户群众房屋整修。投资50万元。五是圈厕沼一体化工程,按照循环农业建设标准,抓好50户的圈厕改造及建沼气50口。工程投资50万元。总体按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工程建成后达到坡改梯平化、田面平整化、平地水利化、设施配套化、耕作机械化、人畜饮水安全化、圈厕沼一体化、农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为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建设工程能健康实施,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在工作中严格“四个到位”和“三个结合”。一是组织领导到位。项目确定后,庙坪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总指挥,主管农业副乡长及联村领导为副总指挥,乡经济办、财政所、农综站、广播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庙坪乡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建设工程指挥部”。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占地、用路、用电等工程建设期间的一切外围环境协调工作。二是责任明确到位,乡上明确主管乡长是第一责任人,村上明确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同时落实了具体负责人。三是思想发动到位,乡上充分利用广播、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召开群众大会,让群众对 “庙坪乡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建设工程”更深了解和认识,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放弃眼前利益、着眼长远,主动把地块留下来,实行统一治理,为专业队施工提供了方便。四是措施落实到位。乡上要求所抽调的人员必须服从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配合搞好工作。按照绩效考评的要求,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对干部严格实效考评。同时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项目资金争取相结合。“庙坪乡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建设工程”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工程,涉及量大面广,就必须将争取的各部门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确保工程顺利进展。二是群众参与和专业队作业相结合,对重点工程实行专业队进行施工。其它工程组织当地群众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提高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三是工程建设与后续管理相结合。乡上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按照“谁建、谁管、谁受益”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实效,达到建一处工程、服务一方人民。
经过干部群众历时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现已完成坡改梯80余亩,平整田面160亩,新修机耕道路 500米 ,新修河堤 1100米 ,加固河堤 1000米 ,疏浚 1500米 ,农民新居建家30户,新修沼气20口,供水工程解决人饮400余人,生态造林栽植油桐500亩。
- 上一篇:百姓心中有杆秤 科技人才当村官[ 11-17 ]
- 下一篇:小河镇“三项措施”迎接柞小公路开通[ 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