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溪镇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结合镇域实际,大力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商强镇、移民兴镇、和谐安镇“五镇”战略,以烟草产业为主导产业,坚定走“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
棕溪镇是以烤烟产业为主的农业大镇,该镇从1984年开始在原长沙乡试种烤烟,当年种植面积21亩,产量5600斤,到1988年扩大到棕溪全区构元、长沙、蒿塔、关口、棕溪、武王六乡,种植面积2389亩,烟叶产量37.6万斤。由于棕溪区委、区公所认识到烤烟生产的经济效益,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坚持狠抓不松手,面积由小到大,质量由劣到优,农民由穷变富。到1995年,全区六乡种植烤烟面积达到13620亩,收购总量达256.2万斤,产值达到870万元,全区当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93.55元,位于全县前列。
撤区建镇后,历届镇党委、政府继续把烤烟作为棕溪镇的龙头产业,突出大村大组大户带动,扩大种植规模,1997年,全镇种植烤烟15020亩,超过原棕溪全区六乡种植面积,当年收购烟叶423万斤,产值达1365.44万元,烟叶税提供财政收入200.3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镇1997年至2008年,烤烟每年稳定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收购烟叶200万斤,产值800万元,年提供财政收入160万元。在十二年中,效益最差的1998年,种植面积10687亩,由于遭受严重干旱、阴雨低温和病害,收购烟叶186万斤,产值450万元,创税68万元。在严重灾害的年景下,烟草仍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棕溪镇的烟草产业,经历了24年的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科学种植优质地膜烤烟,依靠科技抓烟务烟的技术革命之路,坚持走“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变革,在种植布局上实现了基地区域化,在种植技术上实现大茬地膜化、施肥配方化,在收购环节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全镇以王院村为代表的烟草基地村,成为上海“中华”烟厂配料烟生产基地,烟草已成为棕溪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村经济实现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棕溪镇发展的历程,棕溪的发展产业强,百业旺;产业衰,百业殆。棕溪山大人稀的镇情决定了棕溪必须走产业富民强镇之路。多年来的发展,多年来的选择,多年来形成的基础表明,抓产业必须重点突出。中途几年,烟草产业走向低谷,开始怀疑,在烟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徘徊,甚至产生了放弃烟草产业的念头,试图走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广过袋料栽培、发展黄姜产业,不断寻找新的产业路子,都无法取代烟草产业给农民带来的效益,通过发展探索新的产业,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实践证明,发展产业平均使力,多头出击,必将一事无成,甚至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烟草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始终位于不败之地,为棕溪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因此,烟草产业已成为棕溪镇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棕溪镇更加坚定了烟草产业发展的信心,咬定烟草不放松。全镇烟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烤烟补贴的不断加大,扶持政策的倾斜,群众栽烟积极性不断增强,年烤烟面积稳定在1.3万亩。重点抓好烤烟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烟技术,抓好群众技术培训,每年年初召开镇村三职干部大会,讲解烟草发展形势,大力推广先进种烟技术,逐村召开培训大会,提高群众种烟积极性。每年召开好育苗、起垄、移栽、大田管理、烘烤、烟叶收购六个现场会,分阶段做好烤烟生产工作,做好科学施肥,规范化管理,科学烘烤,不断提高烟草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全镇85%烟农已成为栽烟能手或烟草技术人员。
对棕溪镇而言,烤烟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挣钱和干部吃饭,因此,全镇干群必须充分认识了烤烟产业在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镇域经济中所占的重要份额,全力以赴抓好烤烟生产。镇村组干部和全体烟草技术员,深入生产一线抓烟草,围绕全镇工作任务和分配到各村的任务,进村入户做扎实有效的思想工作,讲优势、讲政策、讲服务,大力宣传烟草生产的大好形势,确保烟草任务全面完成。大力宣传,转变思想观念,要转变烟农“不图种好烟,只图卖好烟”的错误思想,引导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投资用在发展生产上,用在提高烟叶质量上。要转变行政干部作风,更多的精力用于烟草生产一线,用于烟草生产的指导、服务、扶持和落实上,真正当成“家业”来抓;要转变烟草技术人员只管技术,不管面积,重视收购,轻视生产行为,把更多的人力、精力放在生产上,放在面积落实上。采取阳光收购,严禁坑农、害农现象发生。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将实行站、办、所联村,全体干部包抓到村的工作机制,每个镇干部的工作津贴、绩效工资和单位年终考评奖与烟草生产挂钩,加大干部对烟草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力度。严格镇对村、镇对大户的烤烟考核奖惩办法,加大考核分值,加大奖励资金,增强奖惩的严肃性。今年全镇种植烤烟面积要达到1.3万亩,有望实现产量300万斤,产值1400万元,税收280万元。
近年来,按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布局的发展思路,在市场的引导下,通过结构调整,棕溪镇90%的村组都以烟草作为自己的增收主业,全镇年栽植烤烟1.3万亩,建成了千亩烟草示范村6个,务烟农户1234户,其中10亩以上大户393户,20亩以上大户51户。基本形成了以烟草为龙头附带其他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今年,全镇种植烤烟面积要达到1.3万亩,有望实现产量300万斤,产值1500万元。逐步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良好态势,有力地实现了农户依托土地增产增收,为推进棕溪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上一篇:庙坪乡超额完成“两税”征收任务[ 11-06 ]
- 下一篇:赵湾镇烤烟“七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