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赵湾镇农民教育“四进”活动彰显特色

作者:刘家群 发布时间:2008-10-21 14:1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赵湾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紧密联系全镇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民群众思想现状,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以“四进”为抓手,使农民教育活动彰显特色,出实招见实效。
科技进家家家富。农民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赵湾镇党委、政府先后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传技解惑,一场场生动的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全镇人民科技兴产业的热情。优质烤烟栽植、科学育肥猪、省力化养蚕技术成了农民喜啃的“科技大餐”,“乡村技术流动站”每到一处,都能吸引当地的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喂养能手聚集一起观看学习,农民夜校、党员活动室成了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的“百宝室”。看科普书籍成了赵湾农民时尚,《安康日报》、《科技报》、《致富信息》和各种农村实用技术科普小册子成了农民一个时期的新卖点,找项目、寻信息、学技术的平台愈铺愈广,发家致富的人不计其数。同时还在央视七台、陕西电视台、安康电视台寻找致富信息,给自己“加养”、“充电”,学习他人的一计之长,补自己的一计之短,有的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甘做他人的“信息桥”,“致富红娘”,帮助少技术、缺知识、未脱贫、无门路的乡亲发家致富,形成了信息、知识、技术乡村大“联网”、大“集汇”,使6000多农民啃起了科技这盘致富的“大餐”。
法律进家家家安。镇宣讲团深入到15个村(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法律宣讲活动,针对个别案件,现身说法,使法律常识入脑人心,形成了和谐的乡村人文氛围。镇党委、政府还把《婚姻法》、《劳动合同法》、《森林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常见的法律法规知识编印成册发到农户手中,让农民在田间地头拉家常交流中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在学中增长法律知识,干中不忘法律束缚。农民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镇的村容村貌、民风民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三少三多”喜人局面:上访告状的人少了,大搞科学种田的人多了;惹事生非的人少了,争当文明标兵的人多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大兴学习之风的人多了。到目前,全镇农村共评选出“平安和谐家庭”2000余户。
道德进家家家和。在活动中,赵湾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利用广播、墙报、板墙、标语等形式,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在15个村(居)中开展“讲道德、强素质、树形象、比贡献”活动,在家庭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道德规范进千家”活动,在农村的医疗点开展“讲医德、树形象”活动,在农村个体工商户中开展“讲诚信、无假货”活动,在关爱弱势群体中开展“一帮一、献爱心”活动。全镇上下形成了一个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群众踊跃参与的争创先进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好转,涌现出了520户“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道德之星”、“公德之星”、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好妯娌。
文化进家家家乐。以镇文艺演出队为载体,以各村村民自乐班为辅助,利用快板、诗朗诵、小品、花鼓、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把“文化大餐”送到村庄院落,说身边人,演身边事,让农民在观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惠民书屋”主阵地作用,让农民在农闲时有报看、有书读,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科普知识、致富信息。同时,镇宣讲团深入到15个村(居),以 第一时间,对各村组党员干部、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农民群众进行宣讲辅导培训,培养了一批村组宣讲骨干,到各组农户进行宣讲,并及时成立了“农民教育宣读班”、“农民教育辅导班”、“院落巡回宣讲组”,在全镇农村正在形成读一本好书、看一盘科普录像、唱一首爱国歌曲、写一篇心得体会、办一件公益好事、掌握一门致富技术的“六个一”强大学习教育氛围。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