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好村官李清孝

作者:孟建春 发布时间:2008-05-28 14:0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走进赵湾镇王庄村,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群众在2300亩地膜烟田里绘就白色海洋,再建的通村水泥路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蜿蜒而上,千头猪仔在主人的喂养下竞相成长。在这些繁忙的景象中,始终有一个身材魁梧,声音宏亮的38岁的男人穿梭其中,他就是村主任、镇人大代表李清孝同志。提起李清孝,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发出啧啧的赞叹声,都赞他是为民干事的好村官,都说没有他就没有王庄村的今天。
王庄村山大坡陡,是全镇农业人口最多的村,土地条件 、经济条件都很差,前些年,农民群众每年的经济收入都是靠外出打工来维持。2003年,李清孝当选为村主任后立即和村党支部一起研究如何发展农民的经济,如何使农民走上致富路,村上制定了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他在群众会上表态说:在我任职的五年中我要为你们办三件事,一是修通村级道路。二是拉通到户自来水。三是兴办养猪厂。他对群众的承诺在一件一件的实现。使群众逐步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2007年全村农民经济收入达523.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
李清孝是在1996年开始办厂养猪的,经过10多年的坎坎坷坷,他摸索出了丰富的养猪经验,多年来他赚过钱也赔过本,从此他捂出一个道理:要想致富就要瞅准市场,抢抓机遇大胆探索才能成功。现在他每年仅生猪一项的收入就达10万左右,他引导有饲养条件的农户大办养猪厂,群众资金不足他就把自己多年积蓄的钱拿出来帮助,村上几户特困户没钱买猪籽,他就主动把自己圈里的猪籽让他们先养卖了再还,有的户不懂饲养技术,常常猪得了病 赔了老本哭着来找他,他不怕麻烦主动给他们传授防疫知识,讲解饲养技术。他多方联系引进优良品种,多渠道进回大量的低价优质猪饲料和防疫药,不给群众加一分钱,并且还为群众义务防疫、联系销路。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共兴办养猪厂45 个,全年饲养生猪7300头、出栏4100头,仅此一项农民收入达492万元。
在他任职的第二个月,他就和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商议修路的事,他及时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行群众一事一议,对思想不通的农户他亲自上门做工作,还组织15名群众代表到邻近的村实地参观、学习其他村的修路经验。回村后继续召开群众会议,最后80%的群众积极响应修路政策,他第一个捐款5000元,在他的带领下仅用了4天时间全村共捐资17万元,为了少花钱修好路,他发动群众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挖土、填方,且都是群众义务劳动。李清孝喜欢把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比作“血汗钱”,因此他在动工建设的各方面都精打细算,甘当“老抠”,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他几乎没有休息过。在施工场地,抢修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李清孝的身影,妻子生病住院,自己养猪场几百头猪无饲料,他请工在家照管自己也从不请假一天。在李清孝的辛勤努力下,一条长4公里宽5米的通村道路展现在村民面前,当地群众称这条路为“致富路”。
2005年并村后,他看到现在的五组村民是烤烟大组,农民常年将一袋一袋化肥和农用物资从10公里的山下往山上扛,有的农户家没劳力一袋化肥就要付出30元的工资才能到家,真是劳命伤财呀,面对这种情况,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想把这条长7公里的路修通,预算只少也得32万元,这么大的一个数目,钱从哪来?这使李清孝为难的几天几夜都没合眼,他多次走门串户,征求意见,组织群众召开会议商议修路的事情,群众积极参与自愿捐资32万元,硬是修通了7公里的通组道路,解决了全组326 人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销售肩挑背扛的困难,实现了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2007年他根据上级通村水泥路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在2008年硬化通村水泥路5公里,并且延伸三、四组通组路6公里,为了解决村级资金短缺的困难,他主动为村级公路建设捐款1万元,群众都感激地说:我们能有今天村能通公路 ,这都是托李主任的福呀!2003年下半年他解决了王庄一组(原马家坪村)的人畜饮水问题。王庄村一组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缺水组,群众长年在几里路的地方挑水,而且在冬季还要半夜等水,人畜饮水这一历史上无法解决的难题摆在李清孝面前,李清孝心想:在全国上下奔小康的时代,我们连最基本的吃水问题都无法解决,怎样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说干就干,他亲自爬山 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源终于找到了,而且经过卫生部门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关键问题还是缺资金 ,他借助国家铁路建设机遇用国家征用集体用地的47000元资金解决了360人1356头人畜饮水问题 ,从此王庄村一组的群众在也不挑着水桶到几里外的地方找水了。
村级道路通了,村民们有了盼头,但因村址在河东,一条大沟、一条旬河成了群众无法改变的现实困难,每逢雨季涨水农民过沟、过河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到卖烟季节沟、河涨水,农民背烟要绕20多里山路才能到烟站,李清孝看到农民的困难,2004年自己投资25800元在大沟上修起了一条便民桥。2006年他借助中铁小康高速路的机遇,联合三户投资兴办了“大宗沟石料厂”,解决了20多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年纯收入达1万多元。为了方便石料运输、解决群众农用物资运输的问题,他组织三户投资38万元修通了全长120米的“旬河简易水泥桥”,解决了王庄村1746人过河难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清孝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他先后被赵湾镇党委、政府表彰为村级公路建设先进工作者、先进村干部、优秀村主任;2006年被旬阳县委县政府评为畜牧业养殖大户;2007年,王庄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烟草生产大村。在荣誉面前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正在谋划着王庄村未来。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