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et88通博
县金寨乡权口村,一座绿树掩映的村庄里,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一排排漂亮整齐的农家小楼,一间间干净卫生的农家乐,田间地头农民繁忙劳作的身影,有的正准备明年的烟田整地,有的在整修因灾毁坏的农田…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无不让每一个旬阳县金寨乡权口村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也让每一位走进权口村的人有着同样的惬意。
如果不是亲自目睹,谁也很难相信权口村的农民也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们骑上摩托进地劳动,闲暇之余开展各种文化科技、体育活动,这些都得益于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使这个巴山深处的小山村走上了富裕路,圆了村民的富裕梦。
培育好典型 实施新突破
权口村位于旬阳县城以南60余公里,权青公路穿腹而过,全村有耕地2840亩,其中烤烟1750亩。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该村曾种过毛烟、烤烟,但因技术不过关、品种等原因,导致产品质次价廉就放弃种植,时隔十余年,该村又于1988年开始试种烤烟,当时仅有几名党员干部带头务烟70余亩,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精耕细作,当年获得了大丰收,比种植其他农作物收入超过10余倍,第二年就有很多农户效仿发展烤烟,到一九九二年发展到800余亩,由于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不过关,导致当年收入锐减,烟农们开始纷纷弃烟,烤烟生产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为了重振权口村的烤烟产业,使村民早日走上小康之路,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冷静分析市场行情,立足村情,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引导村民大打“优质烤烟”品牌。当1993年村干部王荣地带头务地膜烟18亩以上,党员郭理奎种烟15亩,大户靳广朝、赵崇堂都种烟15亩以上,年收入都超过万元,在大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带动下,再次掀起务烟高潮,烤烟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村种地膜烟1100余亩,亩烤烟现金收入1000余元,使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被群众称为致富的“黄金叶”。被上海烟草集团定为“优质烤烟基地”。如今的权口村烤烟生产好比“芝麻开花”一节节。
选准好模式 科技显成效
如何保持“烤烟优质基地”这一品牌,使之称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又摆上了村党支部的案头,于是他们借鉴外地试办协会组织的成功经验,于2004年4月份成立了全县首家村级烟草协会,全村烟农都成了协会会员。协会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烤烟内在品质,每年召开各类培训会17场次,培训烟农2500余人次,新建烟水配套水窖120口,新改烟炉317座,新修烟畜道路4公里。同时组织开展全村性的烤烟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育苗等管理措施,统一地膜覆盖,统一大田移栽时间,统一施肥标准;严格指导各户分级扎把,使全村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协会还根据会员的需要,统一购进生产资料、统一组织向烟站交售,从而提高了销售价格,还节省了投入。
政策好富民 激发新活力
权口村党支部、村委会将上级扶持烟叶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到烟农,使烤烟生产从2002年的1100余亩发展到2007年的1750余亩,产直183万余元,农民人均烤烟收入1500于元,年仅烤烟、商饮业收入过万元户的就有303户,占全村总人口的75%以上;仅2007年5亩以上烤烟大户就有279户,占种烟户的80%以上。该村计划2008年烤烟面积达到2000亩,农户人均烤烟现入达到18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由于产业的发展激活了工商企业,现有农家乐10户,各类企业78户,汇金康泰有限责任公司也入住该村,计划年底开工生产。
经过数年的努力,“一村一品”的经济模式在权口村已见显著成效,近年来先后打通了5条21公里通组路,实现了组组通公路,今年实施2条10.4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新建烟区道路4公里,新建水窖50口,累计达到170口;新修人饮工程3处,新建沼气110口,村级科技文化活动场地正在建设,村容村貌和村域经济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权口村是走路摩托代,煮饭不用柴,洗澡太阳能,信息手机来,一个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正在不知不觉中孕育而生。
- 上一篇:麻坪集镇供水工程引来幸福[ 11-21 ]
- 下一篇:农民党员千里送款兑现承诺[ 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