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溪镇认真落实“三创”精神,创新工作方法,根据镇情实际制定了 “三创”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夯实责任、落实责任人,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勇创先的精神,奋力实现镇域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目标。
艰苦创业。一是工业建设:当年新上工业项目1个,完成投资300万元,累计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税收10万元。二是产业建设:发展烟草12500亩,实现产值1000万,培养大户350户。蚕桑发种4500张,收购蚕茧112吨,培养大户30户。养猪3.5万头,出栏1.8万头,发展大户40户。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级道路硬化50公里。继续推进陈河、瓦房、姚沟扶贫重点村建设、王院村新农村示范点及棕溪、杨河生态移民建设,启动吕槽、华坪、康庄三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完成中心校,棕溪初中校舍改造。当年实现河堤建设竣工,集镇规划到位。完成武王敬老院建设。敖河、杨河、展元三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全面竣工验收,力争启动瓦房、姚沟、棕溪三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集镇亮化、净化、绿化工程建设投资14万元。力争启动镇中心文化站建设,当年投资10万元。集镇供水管网改建25万元。完成康庄、瓦房、姚沟等村农网改造。四是和谐社会建设:教育、卫生、民政、计划生育、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生活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得到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全社会诚实守信风尚得以形成。安全稳定责任制得以落实,“三排查、三落实”工作到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党群、干群、群群关系更加和谐。五是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党员素质明显提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明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加强。镇村两级班子建设成效明显,战斗力得以提升,核心作用得以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推进,规范化水平全面提高,建成党员电教先进镇。旗帜工程有新突破,典型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进,在全镇形成清廉、清正、务实、高效的良好工作氛围。
开拓创先。一是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镇上下狠抓落实、奋勇创先的氛围基本形成。建立健全符合效能建设要求的管理制度,建立务实、清廉、高效的运转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思路创新机制,力求大目标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小目标服务人民群众。二是方法创新:积极研究探索农村党员带头创业、推动全民创业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新载体,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带领群众突破发展的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大力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基础建设社会大融资的新方法,减轻财政压力,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探索农村产业发展协会化新方法,建立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新格局。艰苦探索农民群众教育新方法,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加快与群众综合素质提升较慢的矛盾。三是科技创新: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高党政抓科教意识。把科技作为烟草、畜牧等产业提等升级的重要手段,普及科技知识,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新科技引入机制和运用新科技激励机制,形成全社会重科技、用科技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政务科技化进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奋勇创先。一是经济创先:大力引进工业企业,形成工农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保工业发展有突破、特色产业创一流。(烟草、蚕桑力保全县前两位,畜牧力保全县前三位。)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率先实现通村公路100%水泥化,建成全县交通条件最为优越的乡镇(铁路、水路、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年财政收入力保全县前六位。二是党建创先:在巩固市级“五好乡镇党委”的基础上,力争三年内创省级“五好乡镇党委”。党员教育管理有新突破,在全县树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样板。旗帜工程以陈分新、柯善述为基础继续深入推进,以典型示范推进全镇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三是单项创先:以新河堤建设为契机,实现集镇建设新突破,用十年时间建成安康第二个“瀛湖镇”,旬阳第一个旅游镇。进一步加强财政工作,成为全县财政管理规范、运转机制最活转机制最活、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最好的乡镇之一。充分用运用全民文化氛围浓厚的有利条件,推出3至5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影响的歌手,建成全县文化大镇、文化强镇。继续推进汉江百里万亩绿色长廊建设,率先践行县委“一江青水送北京”诺言。在巩固省级“教育强乡镇”的基础上,通过艰苦努力,力求教育事业发展有新突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跻身全县劳务输出大镇之列。计划生育工作突出优质服务、宣传教育、依法行政和流动人口管理重点,力求破解新形势下计划生育难问题。争取和探索建立以烟草为主的产业风险金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与镇机关、事业及镇属等15个单位签定了《棕溪镇落实“三创”目标责任书》,任务细化到各单位,落实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将完成“三创”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镇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艰苦创业。一是工业建设:当年新上工业项目1个,完成投资300万元,累计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税收10万元。二是产业建设:发展烟草12500亩,实现产值1000万,培养大户350户。蚕桑发种4500张,收购蚕茧112吨,培养大户30户。养猪3.5万头,出栏1.8万头,发展大户40户。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级道路硬化50公里。继续推进陈河、瓦房、姚沟扶贫重点村建设、王院村新农村示范点及棕溪、杨河生态移民建设,启动吕槽、华坪、康庄三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完成中心校,棕溪初中校舍改造。当年实现河堤建设竣工,集镇规划到位。完成武王敬老院建设。敖河、杨河、展元三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全面竣工验收,力争启动瓦房、姚沟、棕溪三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集镇亮化、净化、绿化工程建设投资14万元。力争启动镇中心文化站建设,当年投资10万元。集镇供水管网改建25万元。完成康庄、瓦房、姚沟等村农网改造。四是和谐社会建设:教育、卫生、民政、计划生育、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生活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得到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全社会诚实守信风尚得以形成。安全稳定责任制得以落实,“三排查、三落实”工作到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党群、干群、群群关系更加和谐。五是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党员素质明显提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明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加强。镇村两级班子建设成效明显,战斗力得以提升,核心作用得以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推进,规范化水平全面提高,建成党员电教先进镇。旗帜工程有新突破,典型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进,在全镇形成清廉、清正、务实、高效的良好工作氛围。
开拓创先。一是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镇上下狠抓落实、奋勇创先的氛围基本形成。建立健全符合效能建设要求的管理制度,建立务实、清廉、高效的运转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思路创新机制,力求大目标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小目标服务人民群众。二是方法创新:积极研究探索农村党员带头创业、推动全民创业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新载体,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带领群众突破发展的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大力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基础建设社会大融资的新方法,减轻财政压力,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探索农村产业发展协会化新方法,建立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新格局。艰苦探索农民群众教育新方法,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加快与群众综合素质提升较慢的矛盾。三是科技创新: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高党政抓科教意识。把科技作为烟草、畜牧等产业提等升级的重要手段,普及科技知识,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新科技引入机制和运用新科技激励机制,形成全社会重科技、用科技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政务科技化进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奋勇创先。一是经济创先:大力引进工业企业,形成工农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保工业发展有突破、特色产业创一流。(烟草、蚕桑力保全县前两位,畜牧力保全县前三位。)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率先实现通村公路100%水泥化,建成全县交通条件最为优越的乡镇(铁路、水路、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年财政收入力保全县前六位。二是党建创先:在巩固市级“五好乡镇党委”的基础上,力争三年内创省级“五好乡镇党委”。党员教育管理有新突破,在全县树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样板。旗帜工程以陈分新、柯善述为基础继续深入推进,以典型示范推进全镇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三是单项创先:以新河堤建设为契机,实现集镇建设新突破,用十年时间建成安康第二个“瀛湖镇”,旬阳第一个旅游镇。进一步加强财政工作,成为全县财政管理规范、运转机制最活转机制最活、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最好的乡镇之一。充分用运用全民文化氛围浓厚的有利条件,推出3至5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影响的歌手,建成全县文化大镇、文化强镇。继续推进汉江百里万亩绿色长廊建设,率先践行县委“一江青水送北京”诺言。在巩固省级“教育强乡镇”的基础上,通过艰苦努力,力求教育事业发展有新突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跻身全县劳务输出大镇之列。计划生育工作突出优质服务、宣传教育、依法行政和流动人口管理重点,力求破解新形势下计划生育难问题。争取和探索建立以烟草为主的产业风险金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与镇机关、事业及镇属等15个单位签定了《棕溪镇落实“三创”目标责任书》,任务细化到各单位,落实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将完成“三创”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镇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徐冰雪儿】
- 上一篇:仁河口乡廉政文化“六进”初显成效[ 07-17 ]
- 下一篇:赵湾镇计生专题文艺演出倍受群众青睐[ 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