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张隆记: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

作者:华开军|石晓红 发布时间:2007-06-21 09:0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如今,tbet88通博 县关口镇关坪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布局合理的农家新居、整齐划一的亮丽新街、文明和谐的淳朴乡风······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新景象。这是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里的一切新变化,都离不开他——一个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敢闯敢干、勇于开拓的新农村建设领路人,他就是该村村主任、共产党员张隆记。
  今年43岁的张隆记,家有4口人,居住在较为闭塞的大山深处。他本人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骨子里却浸透着超人的胆识和谋略。从1999年到2007年十年间,带头发展黄姜、烤烟、畜牧养殖等产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当地群众发家致富。2003年在陕南黄姜市场一度步入低谷的情况下,面对许多村民的困惑和忧虑,曾经是本村黄姜大户的张隆记也陷入了沉思,把什么作为自己和村民增收的后续产业呢?“还是栽烟吧!”思考中的张隆记心头豁然一亮。他当即立断将自家最好的5亩土地全部用来发展烤烟,由于以前曾有过几年的务烟经历,当年他栽植的5亩烤烟产量达1000公斤,收入8000余元。这以后,他连续两年均栽植地膜烤烟10余亩,年产值均达1.5万元以上。张隆记栽烟的实践和不菲的收入,使当地群众充分认识到烤烟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好处,也纷纷发展烤烟产业。这时,他主动走村串户,为群众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传授讲解烤烟育苗、移栽、采收、烘烤等一系列技术要点。从此,群众对他更加信任。2004年7月,为人正直、处事公道且思维超前的张隆记被村民一举推选为村主任,此后,他下定决心和当地群众一起扎根土地,建设家园。
  2006年,张隆记在将自家10亩耕地全部栽植成烤烟的同时,又在本村租地40亩,并建起了密集式和小改密烤炉各一座,在近10年的实践经验中,他掌握并积累了一套高标准科学化的务烟技术,这一年他栽植的50亩烤烟总产量达0.7万公斤,产值达5万余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掀起了烤烟生产热潮,共发展烤烟1100亩,其中8亩以上大户22户,20亩以上大户3户,成为当地烤烟生产千亩大村之一。今年他又发展烤烟50亩,带动本村群众发展烤烟1000亩,其中8亩以上大户30户,20亩以上大户4户,烤烟产业真正成了这个村的当家产业,当地群众也从这一产业中得到了实惠。
  2005年,思维超前、富于创业的张隆记,在巩固烤烟生产的同时,又进一步拓宽增收的路子,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的号召,抢抓市场机遇,发展家庭畜牧养殖业。他一次性投资15万元,建成标准化圈舍29间,又远赴汉中、杨凌等地考察学习畜牧养殖技术,购进种猪、商品猪140头,这一年,仅畜牧产业单项收入就达12万元,获纯利润1.5万元。2006年,他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以月薪450元雇用常年固定工,由于饲养技术科学规范,当年生猪存栏量达400余头,年出栏300头,实现经济效益23万元,纯收入达3万余元。目前,生猪存栏170头,他的养猪场也被县农业局确定为“畜牧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养猪户达400余户,养猪1500头,人均纯收入达2480元,比往年增长了25%。
  走出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的张隆记,常常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应该有超前的思维、创新的观念,就要时刻走在群众前列,引导群众发家致富。”多年来,他为附近村民免费传授烤烟生产技术,无偿为当地群众提供畜牧养殖经验,从未索取过任何报酬。他热心诚挚的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而他心系群众、躬身示范的举动也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04年他所在的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经济强村”称号,他个人也被市、县各级各部门分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标兵”、“党员绿色产业标兵”、“民兵产销大户”、 “畜牧产业大户”等荣誉称号。
  张隆记,这个朴实正直的农家汉子,这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旗下的承诺,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新农村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