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作出了《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奋力实现翻番目标的决定》,对“十一五”期间全县蚕桑产业的突破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8月22日,我县召开全县蚕桑产业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蚕桑产业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旨在通过会议动员和组织全县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实施蚕桑产业率先突破发展的热潮。各乡镇乡镇长,林业站长,基层供销社主任以及县蚕桑产业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县上领导邹俊杰、陆隆敏、钱书信、杨义龙、党永前出席了会议,代县长邹俊杰作了重要讲话。
“蚕桑是我县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低潮发展,高潮受益”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基础,努力扩张总量,全力加快蚕桑产业建设步伐。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抢抓蚕茧市场升温、东桑西移、退耕还林等机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提升兴桑养蚕水平,促进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全县桑园面积10万亩,其中有效利用面积5.5万亩,蚕桑生产涉及全县28个乡镇,240个村,980个组,2.6万户,年养蚕52000张,蚕茧产量1733吨,实现产值3100万元。养蚕发种、蚕茧产量、实现产值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较“九五”末增长69%、83%和90%,位居全市前列,蚕桑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茧丝绸产品市场空间在进一步扩大,加之,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深入实施,为我县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立足县情实际,全力推进蚕桑产业建设对于发挥我县农业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县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抢抓“东桑西移”战略机遇,以实现发种量、蚕茧产量、蚕农收入“三个翻番”为目标,以标准化桑园建设、关键技术应用、产业链条延伸为突破口,以大乡大镇、大村、大组、大户为重点,强化科技兴桑意识,走“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加快推动蚕桑生产由副业向主业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标准化生产转变,完善服务体系,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实现蚕桑产业突破发展。
“蚕桑是我县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低潮发展,高潮受益”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基础,努力扩张总量,全力加快蚕桑产业建设步伐。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抢抓蚕茧市场升温、东桑西移、退耕还林等机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提升兴桑养蚕水平,促进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全县桑园面积10万亩,其中有效利用面积5.5万亩,蚕桑生产涉及全县28个乡镇,240个村,980个组,2.6万户,年养蚕52000张,蚕茧产量1733吨,实现产值3100万元。养蚕发种、蚕茧产量、实现产值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较“九五”末增长69%、83%和90%,位居全市前列,蚕桑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茧丝绸产品市场空间在进一步扩大,加之,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深入实施,为我县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立足县情实际,全力推进蚕桑产业建设对于发挥我县农业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县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抢抓“东桑西移”战略机遇,以实现发种量、蚕茧产量、蚕农收入“三个翻番”为目标,以标准化桑园建设、关键技术应用、产业链条延伸为突破口,以大乡大镇、大村、大组、大户为重点,强化科技兴桑意识,走“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加快推动蚕桑生产由副业向主业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标准化生产转变,完善服务体系,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实现蚕桑产业突破发展。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我县烤烟8月25日开磅收购[ 08-25 ]
- 下一篇:旬阳县对无线电管理法制宣传周活动进行安排[ 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