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赤岩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在烟草、蚕桑、畜牧、劳务、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镇把烟草作为生产发展的主导产业,镇领导和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宣传动员,落实任务,技术指导,培养大户,村民汪义友种植烤烟30亩,刘正存种植烤烟20亩,全镇发展烤烟大户58户,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今年,全镇发展烤烟6000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产值600万元。
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今年初,镇领导鼓励全镇干部集资入股,在水磨河口村租地30亩,育植优质桑苗150万株,计划当年新建密植桑园3000亩。与此同时加强对已建密植桑园和坎边桑的管理,组织群众对桑园进行除草、培土、施肥、剪枝、刷白,对老劣桑进行了全面改造。分村组、院落开展蚕桑生产科技培训,积极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和规范化蚕室建设。到目前,全镇累计发展桑园面积6000亩,年养蚕1500张,产值40万元。
畜牧生产以大户圈养和农户散养相结合,鼓励在职干部带头兴办养殖场,带动全镇畜牧产业大发展。镇干部陈新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入3万元建设标准化养猪圈舍180平方米,购回三元杂交猪,进行规范化养殖,去年一次性投放200余头生猪,当年获利2万余元。干部杨孝柱承包3亩荒山,发展土鸡养殖,受到县政府表彰。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发展畜牧大户58户,年收入420万元。
近年来,该镇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培训,去外地用工单位直接联系和培养务工领头人等方式,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农民郭伦锋外出务工以来,辛苦工作,积极上进,从普通员工做到一家销售公司的分公司经理,年收入6万多元。外出务工农民乐建忠,如今已是河南一家大企业的车间主任,年收入9万多元。通过这些“能人”的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出大山外出务工。据统计,全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已达2500多人,这些务工农民一年从外面挣回2200多万元。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该镇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群众修通村组公路11条100多公里;投资7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500人的饮水问题;农网改造3.5杆公里;投资150万元,新建赤岩河西街、赤岩新街;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抓好“五该三建”工作,即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建家、建园、建沼气。通过产业建设和基础建设,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镇把烟草作为生产发展的主导产业,镇领导和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宣传动员,落实任务,技术指导,培养大户,村民汪义友种植烤烟30亩,刘正存种植烤烟20亩,全镇发展烤烟大户58户,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今年,全镇发展烤烟6000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产值600万元。
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今年初,镇领导鼓励全镇干部集资入股,在水磨河口村租地30亩,育植优质桑苗150万株,计划当年新建密植桑园3000亩。与此同时加强对已建密植桑园和坎边桑的管理,组织群众对桑园进行除草、培土、施肥、剪枝、刷白,对老劣桑进行了全面改造。分村组、院落开展蚕桑生产科技培训,积极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和规范化蚕室建设。到目前,全镇累计发展桑园面积6000亩,年养蚕1500张,产值40万元。
畜牧生产以大户圈养和农户散养相结合,鼓励在职干部带头兴办养殖场,带动全镇畜牧产业大发展。镇干部陈新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入3万元建设标准化养猪圈舍180平方米,购回三元杂交猪,进行规范化养殖,去年一次性投放200余头生猪,当年获利2万余元。干部杨孝柱承包3亩荒山,发展土鸡养殖,受到县政府表彰。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发展畜牧大户58户,年收入420万元。
近年来,该镇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培训,去外地用工单位直接联系和培养务工领头人等方式,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农民郭伦锋外出务工以来,辛苦工作,积极上进,从普通员工做到一家销售公司的分公司经理,年收入6万多元。外出务工农民乐建忠,如今已是河南一家大企业的车间主任,年收入9万多元。通过这些“能人”的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出大山外出务工。据统计,全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已达2500多人,这些务工农民一年从外面挣回2200多万元。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该镇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群众修通村组公路11条100多公里;投资7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500人的饮水问题;农网改造3.5杆公里;投资150万元,新建赤岩河西街、赤岩新街;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抓好“五该三建”工作,即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建家、建园、建沼气。通过产业建设和基础建设,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麻坪镇建立起支部书记党建专项述职制度[ 05-26 ]
- 下一篇:红军乡全面落实基层党员“五个一”责任[ 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