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现有国有、集体企业99家,职工4995人。其中62家因停产或半停产,造成1704名职工下岗、失业,占其职工总人数的46%以上,相当一部分职工处于隐型失业状态,再就业特困群体“4050”人员占到800多人。如何开展再就业工作?怎样走出再就业工作的新路子?必须重点探索和认真解决。
再就业工作的实践、探索
创新再就业工作机制。98年以来,县上把再就业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以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劳、财政、经贸、民政、粮食、供销、工商、国税、地税、工会、人行等为成员的再就业工作机构直接担当着再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职能;2004年县上建立和完善了“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四项制度,为再就业工作提供机制支撑。“市场调节、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县和乡镇劳保所、社区劳保工作站三级信息网络平台支持”的城乡就业工作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再就业工作。
全面兑现优惠政策。近年来,全县1400人次下岗失业职工实施过再就业,据统计,本期末156名下岗失业职工获得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办证办照方面6.5万元的费用减免,期末123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其中98名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实体享受到20多万元的所得税减免,431名下岗失业再创业人员获得金融部门1206万元的信贷支持。人劳、财政部门先后筹措3983060元资金对1437人次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筹措369054元资金将120多名失业职工扶一程,筹措38万元经费开展了2300人次的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免费培训和1510人次的免费创业培训,拿出5万元职业介绍经费帮助下岗失业职工通过职业介绍再就业。
全力开发就业岗位。县上建成农贸市场、商业园区、蔬菜食品市场,创设就业岗位1300多个,安置下岗职工506人。近百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转岗分流实现再就业。12家劳服企业发挥优势,安排百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仅祝尔慷工贸公司、民威商厦就安排原企业32名下岗失业职工。烟、矿、姜、畜等农村主导产业,使100多名职工找到了创业路径。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服务丰富了就业领域,119名下岗失业职工通过社区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服务获得就业岗位。300余名下岗失业职工通过职业介绍或熟人介绍走出山门创业再就业。
再就业的困境与问题
就业观念对接错位。我县170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大多是计划经济站柜台“拨算盘”、守仓房“拿称杆”、进厂房“操机械”岗位上的正式工。他们经历和正在经历着下岗失业的阵痛,可在重新就业岗位的选择上,有的要求新工作既要舒服又要挣钱多,否则宁肯继续待业也不干;有的要求不符合志趣、爱好的工作不干;有的要求牌子不响的单位、岗位不干;有的要求离家远、不自由的工作不干;有的要求干不到退休、不稳定的工作不干。人为设置的门槛,使一些就业机遇擦肩而过。据统计,县城区内修鞋、擦鞋、环卫、配送、家政看护方面至少有300个以上的岗位,其中20多个不起眼的岗位让外来人上了岗,大部分岗位还无人问津。好工作谋不到,差岗位不愿上,只有靠吃保障、靠儿女接济渡日。另一部分实现了临时就业和弹性就业,却总感觉不安全,不光彩,始终不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给自己留了“退路”。据统计,近年来1400人次的下岗失业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就了业,搞个体、自主创业的500人,受雇私营企业的400人,外出打工就业的300人,其他形式就业的200人。仅供销系统575名下岗职工中,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的就达250多人。历年全县与企业解除合同的才只有220多人。
自身素质与形势要求差异过大。下岗失业职工年龄普遍偏大,且缺乏市场竞争就业的新技能,再就业难度大。1704名下岗失业职工中,男50岁,女40岁以上的占800多人,30岁以下的只有70人。县造纸厂、电影公司、百汇公司等13家企业的321名职工集体下岗,本地没有类似的企业可吸纳他们,新发展的企业需要的又都是技术工人,就业路子窄;近年全县参加过培训的下岗职工只有322人,新技能培训率不足10%;愿接受培训的只有426人,分布在29个较简单、含量要求较低的专业。
创业意识不强、动劲不大。1478名下岗职工中有就业意愿的434人,占29%,220名失业职工中再就业的不足30%,粮食系统261名下岗职工有创业意向的有64人,玻璃厂40名下岗职工有创业意愿的只有10人。
劳动力存量与新增劳动岗位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我县拥有12万个剩余城乡劳动力,今年8.2万人外出就业,尚有4万人左右在等待进城镇就业的机会。现有待业的国家统招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1000多人,各类非普通院校毕业生1000多人,他们在进机关事业工作无望时退而求其次,会到各类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上岗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愿意进城镇干脏、累、差的工种,对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形成挤压,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且有年龄的优势和可塑性,下岗失业职工不能和他们形成对等优势。
经济欠发达,岗位开发难度大。我县属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新创办企业少,非公经济规模不大,劳服企业以吸纳原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为主,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另外,起动资金不足,也是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难的一个症结,县财政属吃饭性财政,预算给再就业方面的资金不足,小额担保贷款因其手续繁杂和金融部门的推诿很难及时跟进。企业生产经营难正常,往社会推的多,负起责任扶的少。
再就业工作的出路与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谋就业。通过形势和政策宣传,教育他们改变分贵贱挑肥拣瘦式的陈腐择业观念,改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规避风险的意识。通过身边再就业典型事例,教育其正确认识自身具有的三大优势,即工作经验方面、吃苦耐劳方面、爱岗敬业方面的优势,调动、引导其谋划创业和再就业的主动性。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宣传,调动职工谋就业,企业促就业,主管部门抓就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2、抓新技能培训,以能力促再就业。培训既要突出针对性,又要突出适用性。既要根据地方产业特点选准培训项目,又要体现对外竞争的前瞻性。通过多层面的再就业培训,免费为下岗失业职工进行“包装”和“充电”,全面提高其适应市场就业形势的本领。
3、狠抓就业岗位开发,以开发保障再就业。就我县实际,新岗位开发要坚持“五个侧重”。一是侧重在第一产业开辟就业岗位,鼓励下岗失业职工“退二进一”“进农门”,围绕桑、畜、竹、烟四大涉农产业,兴办旅游观光、科技示范、绿色营养、加工增值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实现自身并连带他人再就业。二是侧重在第二产业开辟就业岗位,引导下岗失业职工兴办流通、餐饮和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再就业。三是侧重在非公经济领域开辟就业岗位,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到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谋就业,鼓励其从事个体或利用小额信贷担保贷款兴办合伙企业,实现再就业。四是侧重在行业或企业内部深挖潜力寻找岗位。鼓励企业兴办主辅分离的劳服企业或实体,通过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享受减免税政策降成本,安置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五是侧重在政府投资和以收费养员工的项目中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来弥补收费养人不足的部分,安置下岗失业职工中的“4050”人员。
4、发展社区服务业,推进再就业工程。我县经济每年都以10%的速度递增,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西康复线、襄渝复线、西康高速公路、汉江蜀河电站、汉江旬阳电站、旬河上待建的四个电站,势必增大人流和物流,也必将给小区和社区服务业开辟千载难逢的良机。社区(小区)服务、餐饮服务、老龄服务、娱乐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食品蔬菜水果供应等服务领域蕴藏着具大的商机,也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加大开发力度,必将有力的推动再就业工程。
5、优化公共职介服务,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格局,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促进再就业态势。当前,要以县公共职业介绍所为依托,以乡镇劳保所、社区劳保工作站为支点,开展就业指导、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档案托管、社会保险接续“一站式”服务,为下岗职工跨区域就业解除后顾之忧。今后要逐步建立起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互相联通的职业介绍网络,为城乡就业一体化构筑信息服务平台。
6、齐抓共管,用足用活再就业扶持政策,靠“四大机制”推动再就业工作。把下岗失业职工通过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和各项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保一段、扶一段、送一程,即通过企业吸纳下岗失业职工享受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调动其积极性;通过政府开发、政府统筹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再就业;通过享受职业培训、创业培训补贴、鼓励再就业培训基地建立面向市场、适销对路的培训上岗创业模式,对下岗失业职工实施免费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就业“含金量”。以县公共职业介绍所为龙头,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劳保所、愿意开办且具备资格条件的民办机构或个人成立职业介绍所,开展以职介为主的“一体化”服务。
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程是整个就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就业工作的“瓶颈”,不下功夫抓,必将成为社会问题。基本生活保障也好、失业保障也好,城镇低保也好,只是权宜之计,关键环节还是全力以赴促其再就业。因此必须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倾注全力抓紧抓好;必须尽快形成政府调控和促进,主管部门具体落实,企业担当第一责任的格局,做到十指联动,共弹就业曲。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人为的设置“关卡”现象发生。
再就业工作的实践、探索
创新再就业工作机制。98年以来,县上把再就业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以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劳、财政、经贸、民政、粮食、供销、工商、国税、地税、工会、人行等为成员的再就业工作机构直接担当着再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职能;2004年县上建立和完善了“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四项制度,为再就业工作提供机制支撑。“市场调节、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县和乡镇劳保所、社区劳保工作站三级信息网络平台支持”的城乡就业工作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再就业工作。
全面兑现优惠政策。近年来,全县1400人次下岗失业职工实施过再就业,据统计,本期末156名下岗失业职工获得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办证办照方面6.5万元的费用减免,期末123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其中98名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实体享受到20多万元的所得税减免,431名下岗失业再创业人员获得金融部门1206万元的信贷支持。人劳、财政部门先后筹措3983060元资金对1437人次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筹措369054元资金将120多名失业职工扶一程,筹措38万元经费开展了2300人次的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免费培训和1510人次的免费创业培训,拿出5万元职业介绍经费帮助下岗失业职工通过职业介绍再就业。
全力开发就业岗位。县上建成农贸市场、商业园区、蔬菜食品市场,创设就业岗位1300多个,安置下岗职工506人。近百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转岗分流实现再就业。12家劳服企业发挥优势,安排百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仅祝尔慷工贸公司、民威商厦就安排原企业32名下岗失业职工。烟、矿、姜、畜等农村主导产业,使100多名职工找到了创业路径。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服务丰富了就业领域,119名下岗失业职工通过社区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服务获得就业岗位。300余名下岗失业职工通过职业介绍或熟人介绍走出山门创业再就业。
再就业的困境与问题
就业观念对接错位。我县170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大多是计划经济站柜台“拨算盘”、守仓房“拿称杆”、进厂房“操机械”岗位上的正式工。他们经历和正在经历着下岗失业的阵痛,可在重新就业岗位的选择上,有的要求新工作既要舒服又要挣钱多,否则宁肯继续待业也不干;有的要求不符合志趣、爱好的工作不干;有的要求牌子不响的单位、岗位不干;有的要求离家远、不自由的工作不干;有的要求干不到退休、不稳定的工作不干。人为设置的门槛,使一些就业机遇擦肩而过。据统计,县城区内修鞋、擦鞋、环卫、配送、家政看护方面至少有300个以上的岗位,其中20多个不起眼的岗位让外来人上了岗,大部分岗位还无人问津。好工作谋不到,差岗位不愿上,只有靠吃保障、靠儿女接济渡日。另一部分实现了临时就业和弹性就业,却总感觉不安全,不光彩,始终不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给自己留了“退路”。据统计,近年来1400人次的下岗失业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就了业,搞个体、自主创业的500人,受雇私营企业的400人,外出打工就业的300人,其他形式就业的200人。仅供销系统575名下岗职工中,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的就达250多人。历年全县与企业解除合同的才只有220多人。
自身素质与形势要求差异过大。下岗失业职工年龄普遍偏大,且缺乏市场竞争就业的新技能,再就业难度大。1704名下岗失业职工中,男50岁,女40岁以上的占800多人,30岁以下的只有70人。县造纸厂、电影公司、百汇公司等13家企业的321名职工集体下岗,本地没有类似的企业可吸纳他们,新发展的企业需要的又都是技术工人,就业路子窄;近年全县参加过培训的下岗职工只有322人,新技能培训率不足10%;愿接受培训的只有426人,分布在29个较简单、含量要求较低的专业。
创业意识不强、动劲不大。1478名下岗职工中有就业意愿的434人,占29%,220名失业职工中再就业的不足30%,粮食系统261名下岗职工有创业意向的有64人,玻璃厂40名下岗职工有创业意愿的只有10人。
劳动力存量与新增劳动岗位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我县拥有12万个剩余城乡劳动力,今年8.2万人外出就业,尚有4万人左右在等待进城镇就业的机会。现有待业的国家统招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1000多人,各类非普通院校毕业生1000多人,他们在进机关事业工作无望时退而求其次,会到各类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上岗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愿意进城镇干脏、累、差的工种,对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形成挤压,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且有年龄的优势和可塑性,下岗失业职工不能和他们形成对等优势。
经济欠发达,岗位开发难度大。我县属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新创办企业少,非公经济规模不大,劳服企业以吸纳原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为主,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另外,起动资金不足,也是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难的一个症结,县财政属吃饭性财政,预算给再就业方面的资金不足,小额担保贷款因其手续繁杂和金融部门的推诿很难及时跟进。企业生产经营难正常,往社会推的多,负起责任扶的少。
再就业工作的出路与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谋就业。通过形势和政策宣传,教育他们改变分贵贱挑肥拣瘦式的陈腐择业观念,改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规避风险的意识。通过身边再就业典型事例,教育其正确认识自身具有的三大优势,即工作经验方面、吃苦耐劳方面、爱岗敬业方面的优势,调动、引导其谋划创业和再就业的主动性。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宣传,调动职工谋就业,企业促就业,主管部门抓就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2、抓新技能培训,以能力促再就业。培训既要突出针对性,又要突出适用性。既要根据地方产业特点选准培训项目,又要体现对外竞争的前瞻性。通过多层面的再就业培训,免费为下岗失业职工进行“包装”和“充电”,全面提高其适应市场就业形势的本领。
3、狠抓就业岗位开发,以开发保障再就业。就我县实际,新岗位开发要坚持“五个侧重”。一是侧重在第一产业开辟就业岗位,鼓励下岗失业职工“退二进一”“进农门”,围绕桑、畜、竹、烟四大涉农产业,兴办旅游观光、科技示范、绿色营养、加工增值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实现自身并连带他人再就业。二是侧重在第二产业开辟就业岗位,引导下岗失业职工兴办流通、餐饮和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再就业。三是侧重在非公经济领域开辟就业岗位,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到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谋就业,鼓励其从事个体或利用小额信贷担保贷款兴办合伙企业,实现再就业。四是侧重在行业或企业内部深挖潜力寻找岗位。鼓励企业兴办主辅分离的劳服企业或实体,通过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享受减免税政策降成本,安置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五是侧重在政府投资和以收费养员工的项目中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来弥补收费养人不足的部分,安置下岗失业职工中的“4050”人员。
4、发展社区服务业,推进再就业工程。我县经济每年都以10%的速度递增,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西康复线、襄渝复线、西康高速公路、汉江蜀河电站、汉江旬阳电站、旬河上待建的四个电站,势必增大人流和物流,也必将给小区和社区服务业开辟千载难逢的良机。社区(小区)服务、餐饮服务、老龄服务、娱乐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食品蔬菜水果供应等服务领域蕴藏着具大的商机,也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加大开发力度,必将有力的推动再就业工程。
5、优化公共职介服务,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格局,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促进再就业态势。当前,要以县公共职业介绍所为依托,以乡镇劳保所、社区劳保工作站为支点,开展就业指导、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档案托管、社会保险接续“一站式”服务,为下岗职工跨区域就业解除后顾之忧。今后要逐步建立起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互相联通的职业介绍网络,为城乡就业一体化构筑信息服务平台。
6、齐抓共管,用足用活再就业扶持政策,靠“四大机制”推动再就业工作。把下岗失业职工通过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和各项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保一段、扶一段、送一程,即通过企业吸纳下岗失业职工享受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调动其积极性;通过政府开发、政府统筹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再就业;通过享受职业培训、创业培训补贴、鼓励再就业培训基地建立面向市场、适销对路的培训上岗创业模式,对下岗失业职工实施免费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就业“含金量”。以县公共职业介绍所为龙头,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劳保所、愿意开办且具备资格条件的民办机构或个人成立职业介绍所,开展以职介为主的“一体化”服务。
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程是整个就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就业工作的“瓶颈”,不下功夫抓,必将成为社会问题。基本生活保障也好、失业保障也好,城镇低保也好,只是权宜之计,关键环节还是全力以赴促其再就业。因此必须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倾注全力抓紧抓好;必须尽快形成政府调控和促进,主管部门具体落实,企业担当第一责任的格局,做到十指联动,共弹就业曲。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人为的设置“关卡”现象发生。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旬阳人劳局召开先进性教育心得交流暨革命传统教育会[ 03-07 ]
- 下一篇:旬阳地税局在先进性教育中真学实做[ 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