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通博娱乐官网 > 大事摘要> 正文详情

旬阳县1960年大事记

作者:xyadmin 发布时间:2004-12-23 15:2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1960年
  1月,赤岩、甘溪、小河、神河、吕河等六个人民公社广播站成立(1962年撤销)。
  2月1日至2日,洵阳县少数民族代表110多人,至安康县城参观由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十年成就展览》。
  2月,春节期间,因粮食紧张,本县有2549个公共食堂停伙,3月后又办起了401个。
  春,因“大跃进”的影响,加之1959年秋季的百日大旱和特大风暴灾害,春季本县发生春荒,缺粮人口53228户,231571人,缺粮1123万年,缺粮面占农村人口的85%。患浮肿病人数最多达4391人。全县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2月,从外地调救济粮524万年,评发救灾款13万元,到3月底控制了浮肿病。
  春,本县自1958年开始修公路,三年间,修通县城至十里(洵阳县第一条公路)、蜀河至双河、吕河至金河口三条简易公路。
  3月,蜀河电站开始修建,同年12月8日投产。此为本县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3月至4月,开展“人人参加,人人办好”公共食堂群众运动,截至4月20日,本县有公共食堂4320个,仅有6个生产队没办公共食堂。
  因干旱、洪水、风灾,本年全县夏秋作物减产430万公斤。冬季,本县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副业生产收入173万元,平均每户收入27元,截至12月底,共采集干菜132万斤,淀粉原料629万斤,生产淀粉和面粉75000斤,种冬菜74000亩。对月口粮不足18斤的233个生产队、100367人,供应粮食431万斤。
  6月24日,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公共食堂开展红旗单位和红旗手运动的通知》,要求在本县4000多个食堂和8000多个炊管人员中评选出1500个红旗单位和1000个红旗手。
  7月1日,洵阳县人民剧团成立(1964年改为文工团)。
  8月3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洵阳县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保粮保钢的决议》,大会号召全县党的各级组织,进一步团结全县人民,坚决贯彻党的八中全会决议,更高地举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立雄心大志,大破有倾保守思想,继续鼓足革命干劲,为胜利实现1961年更大跃进而奋斗,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洵阳县第三届委员会。
  10月至1961年2月,本县582人因缺粮发生浮肿、干瘦病,到1691年3月,治愈500人,其他病人病情稳定。
  12月,本县管理区调整为79个,辖623个生产队。
  同月,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设在白柳农场。
  本年,本县调整了1122种产品价格,其中农产品收购价格122种(上调幅度1213%),西药、百货等1000种(上调幅度0.5-1.5%)。
  本年,水土货动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62825吨。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