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28个乡镇28个村组280户的秋播生产进行检查,至10月25日,全县已完成秋播面积34.2万亩,其中种小麦26.5万亩,种杂粮3.4万亩;种植油菜4.3万亩。全县中高山地区基本播种结
束。
一、工作部署提早。县委、县政府及早谋划秋播生产,8月11日召开了2004年秋播生产研讨会,听取乡镇和部门对秋播的意见和建议。随后以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关于2004年秋播工作的安排意见》,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油菜生产的通知》;9月2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多年来规格最高的全县秋播工作会议,提出扩种粮油,稳定烟姜,壮大畜牧,增种蔬菜的思路。乡镇、村组及时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安排部署,落实任务。为提高秋播质量,减轻明春病害,县政府拿出5万元专款购买粉锈宁,送发到条锈病重发区和贫困户,并作为2004年县政府为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城关镇与各村签订了粮食安全责任书,金寨乡召开乡、村、组三级干部会议,以会代训,每个村组都落实有干部包抓。构元、赤岩等乡镇领导亲自抓点示范,建立样板。双河、公馆等无烟乡镇把抓秋播生产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秋播生产热潮涌动。10月中旬,县政府又抽调21名干部组成6个督查组,对28个乡镇进行了为期一个周的检查指导,以此推动全县秋播均衡进展,提高播种质量和科技含量。
二、结构调整优化。乡镇认真贯彻全县秋播工作会议精神,把落实烟草面积和产业发展作为秋播生产的重要内容,与粮油生产同安排、同部署。赵湾等乡镇把秋播工作会既当作技术培训会,又当作烟草面积落实动员会,力度大,措施硬。神河镇动员川道农户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镇上成立了蔬菜协会,全镇发展大棚蔬菜300余亩。段家河镇注重树立典型,在弥佛寺村率先建立了50亩魔芋示范点。石门乡在抓好粮食生产同时,实施115工程,即人均1头猪,户均1亩油菜、5分魔芋。
三、农资准备充分。农业部门从6月份就着手以种子为重点的秋播农资组织、生产、供应工作。县种子公司调进并销售包衣小麦良种30万斤,加上个体经营户全县包衣良种供应量在40万斤以上。农技中心、配肥厂多渠道组织销售化肥和生产专用肥1.5万吨,农药12吨。县上总共扶持小麦拌种粉锈宁药剂1.6吨,农技干部牺牲十一节假日送货下乡,上门服务。
四、粮油扩种明显。受粮价升温和黄姜市场的影响,农民秋播粮油种植面积明显扩大。据对铜钱关乡双河村的10户农民调查统计,去年几乎没有种小麦,今年增种小麦18.5亩。在赤岩镇金盆湾村调查的10户农民今秋播种小麦25亩、油菜17.2亩,分别较上年增长67%和115%。在金寨乡小营村调查的10户中共规范栽种油菜6.3亩,比去年净增5.3亩。据检查统计和9个农业基点推算,预计今年全县秋播小麦面积可达30万亩以上、增长78.2%,油菜超过4万亩、增长48.3%。预计秋播粮油总面积较上年增加50%。
五、科技含量提高。围绕小麦药剂拌种、油菜规范化育苗移栽、良种良法配套和平衡施肥等技术,乡镇对村组、村组对农户逐级都召开了培训会,抽派干部进村驻户,抓点示范,指导生产。蜀河镇种植2300余亩油菜,80%以上都实行规范化育苗移栽技术。石门乡推广秦优7号双低油菜2000余亩,占该乡油菜栽种面积的70%以上。红军乡狠抓小麦药剂拌种工作,除县上统供扶持的200公斤外,乡上自筹资金又扶持250公斤,使全乡小麦药剂拌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张坪乡对县上扶持的粉锈宁发放情况按县农业局、监察局、财政局的要求,张榜公示,逐户登记造册,确保重点区域和贫困户都能享受到政策扶持。据统计,全县共抽调515名技术干部,1073名行政干部进村入户培训技术、抓点示范,共召开各类现场会、培训会618场次,印发技术资料62581份,抓示范点295个,抓点面积41316亩。 (旬阳县政府办)
- 上一篇:麻坪镇多措并举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高潮[ 10-28 ]
- 下一篇:旬阳县张坪乡四措并举抓森林防火[ 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