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通博游戏 > www.tbet88.com >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旬阳8万农民离地转业撑起劳务大产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4-10-18 08:34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男耕女织成旧事,劳务输出挣工资!今年伊始,旬阳县7.8万农民离地转业,南征北战闯荡五湖四海。接近年末,两亿收入从全国各地回笼旬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县富民主导产业!

能人带动+培训选送=劳务基地

旬阳县棕溪镇车家坡村农民徐尤斌,在西安承包的建筑工程规模不小——近年来,他从老家带走300余名农民工,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以此回报桑梓的养育之恩。目前,全县像徐尤斌这样的务工能人至少有上千名,依靠能人带出劳务大军两万多人。
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是旬阳在强化劳务基地建设过程中所走出的先手棋。该县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巩固北京、深圳、东莞、河南、河北等劳务“根据地”的基础上,又不断开辟新疆、江苏、广东等新的输入基地。
旬阳县仁河口乡枫坪村农民陈益胜,由打工起家成为拥有200万元固定资产的矿老板。他带出的同村农民陈力、姚伟才、徐汉江、孙兴海等,都已怀揣至少50万元财富另立门户。现在,该乡共有1500名农民追随这些能人,每年邮局汇回现金750万元。
告别家乡几亩田,创出致富一片天。旬阳农民在能人的带领下,务工经商如同涓涓细流汇集成潮,向城乡二元结构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击。政府因势利导搭建平台,将劳务开发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抓,劳务开发实现战略性转变,劳务经济生机勃勃。
对旬阳18岁的村姑王小霞来说,于2月11日晚登上开往江苏的列车,走进高档棉纱纺织培训班,正是其梦想成真的人生的转折点。与她同行的姑娘共100多位,这是旬阳姑娘大规模南下的序幕。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技能培训使旬阳的农民工更“值钱”了。
今年来,旬阳以电子、缝纫、烹饪、制鞋、驾驶、建筑等专业为重点,培训农民工近万人。其中县农广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农机培训学校共培训18期4392人,农发办扶贫培训731人,公共职业介绍所输前培训465人,乡镇培训5000多人。
中国核工业集团联系扶贫旬阳县,从旬阳带走的300余名农民工,成为大集团的正式员工。此举固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农民接受过技能培训。今年,全县有组织劳务输出8400人,职业培训无疑注入了强大的后劲。
经济转轨的过程,也是社会转型的过程。在旬阳县规模空前的农村劳动力跨产业、跨区域的大转移中,有7.8万旬阳农民成为工人阶级新成员。今年,全县劳务输出势头强劲,比常年增长56%,仅以从银行和邮局汇款计,劳务收入总计超过了两亿元。
市场经济条件下,旬阳坚持走建立基地、依托龙头、使劳务输出产业化的新路子。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劳务开发机制和能人带动+培训选送的产业化模式两大创新,使零星、分散的劳务输出实现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劳务输出的历史性转变。

  异乡民工有温暖的“家”

秋收秋播刚结束,旬阳县金寨乡金家沟口村二组60多岁的老太太陈先红,不顾路途颠簸来到村里工会小组,为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办理了加入工会组织的手续。到目前,仅金寨乡就有252名农民踊跃加入工会组织,正在申请入会的农民工仍有增无减。
金寨乡是个拥有1.7万人口的农业大乡,常年约有2000多名农民外出务工,年创劳务收入2300余万元,劳务输出成为强乡富民的支柱产业。但是,有些农民反映,外出打工安全条件缺乏保障,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拖欠工资难以追讨……
群众利益无小事,金寨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广泛吸纳农民加入工会组织,以村为单位进行劳动法、工会法、工会章程、集体合同、最低工资标准等知识培训,实行免费办证,入会自愿,退会自由,金寨外出农民摇身变成了产业工人。
农民外出务工期间,凭会员证可与务工地的工会组织取得联系,不但可以参加务工地的工会活动,还可发挥务工地工会组织的作用,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会员证成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护身符”。
为农民工“护航”的不仅是工会。日前,旬阳县仁河口乡做出了惊人之举,在该乡劳务基地河南省灵宝市设立办事处,派出5名干部常驻办公,办事处建立临时党支部,由乡上一名副科级领导出任办事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并设立若干临时党小组。
就是这个拥有7024人的偏远贫困乡,常年输出劳动力却高达21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4.7%;农民人均增收1066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2.9%;其中外出劳动力有1500人都聚积在河南省灵宝市,多年固定在矿山从事采掘。
仁河口乡驻河南省灵宝市办事处的建立,其主要职能不仅是联络当地争取支持和搜集发布用工信息,更重要的就是面向广大农民工提供组织协调、劳务培训、维权服务、教育管理等服务,以达到整合资源塑品牌、规模发展建基地的目的。
劳务基地的各种组织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把游兵散勇的农民工变成了正规军。小河镇两河关村农民李传勇,当年只身闯天下,如今带出当地农民工300多人,成为拥有51台钻机的工程建设公司,公司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经营越来越红火。

优质服务和回报桑梓的互动

夏收期间,龙口夺食,旬阳县仁河口乡在给外出农民工发出慰问信的同时,组织了32支360人的夏忙服务队,帮助750户缺劳户抢种抢收;盛夏6月,烈日炎炎,乡党委书记李荣明又带队前往河南专程看望仁河口乡在外务工农民,憨厚的农民喜出望外热泪盈眶。
围绕做强劳务产业,旬阳县坚持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共同发力,舞出公平与效率。于是,劳务输出领导小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劳动保障事务所、公共职业介绍所、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等新名词应运而生。而在这些新名词里,透露和运作的就是服务。
时近年关,仙河乡用大红请贴把务工能人请回家乡,共商劳务输出大计;春节过后,石门乡把列车时刻表放大醒目张贴在当地车辆上,方便农民工出行;火车站、汽车站等咨询点,专人发送务工指南;聘请的320名劳务信息员,走村串户传递劳务信息……
农民兄弟流了汗水,不能再让流泪水!旬阳维权救助体系给农民工筑起坚强后盾。今年6月,神河镇远赴山西奔走千里,使6名旬阳籍死亡农民工领到47万元应有补偿;在仁河乡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本地农民索回经济损失15.7万元;吕河镇司法所开通民工维权24小时服务热线……
旬阳农民成为结对外出务工创业,极大鼓舞了不少干部“下海”。目前,全县共有300多名干部踊跃走出机关弄潮市场谋职锻炼,其中石门乡党政办干部黄治家在省城打工,带出当地农民50余人;双河镇农经站干部刘宝军去西藏创业,招走本地农民100余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务工农民从城里带回来的,不仅是薪酬,还有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开放意识。数年前,旬阳县仁河口乡农民鲁凤强只身来到山西在矿山当小工,2001年作为拥有40多万元资产的小老板,回到家乡投资20万元兴办铁矿企业。
农民外出打工感受了都市文明,开阔了眼界的旬阳农民工争相回报家乡。棕溪镇农民徐尤斌,解囊10万修两座桥涵;仙河乡农民李根本,捐资万元建铁索便民桥;赵湾镇农民罗治安,出资3万元架桥修路;金寨乡农民陈和举,投资14万元建校园……

【责任编辑:屈孝旭】